在我們大多數人和企業還沒弄清楚CSR(企業社會責任)是什么的時候,CSR時代就已經要告一段落了嗎?
西方社會對于CSR理念如今已很少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理念的升華。兩者有所不同,但卻息息相關——CSR是通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作為整個社會責任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但可以發揮的社會影響有限。
兩者的主要區別是:CSR可作為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但可持續發展卻需要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探索;CSR只是試圖糾正我們犯下的過錯,“可持續”卻是運用商業模式或者改變商業模式本身而使社會受益。所以,CSR考慮的是如何使CSR預算效益最大化,而可持續發展則是考慮如何經營公司以實現更多有利整個社會的價值。
近期,倫敦商學院教授伊歐尼斯·伊歐尼奧(Ioannis Ioannou)在《可持續時代的企業戰略》一文中提出了CSSR概念,即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他嚴厲批評如今的西方社會圍繞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數據、綠色戰略、責任投資以及報告標準等話題進行無止境的討論,但卻缺少縝密的思考和嚴密的調研,目的只是通過“人造的”數據讓企業看起來順應可持續發展的節奏。
實際情況是,多數企業因面對復雜和多重壓力,沒能在發展之初對CSSR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失去了對全局的考慮而不能適應當今的可持續發展趨勢。
當今社會,公司績效表現早已不能僅將盈利作為唯一標準,而應同時考慮環境和社區表現。但關鍵是,環境和社區表現并不能作為取代財務表現成為企業目標,它的存在必須附屬于財務表現。
一方面,我們看到美國品牌星巴克靈活運用社區和環境理念,依舊保持盈利。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許多國家仍未發布任何相關議題的免稅措施,導致許多履行環境和社區責任的企業感到步履維艱。
由此可見,當代的企業戰略必須遵循這樣的商業模式——以盈利為基礎,并能帶來環境和社會價值。
將可持續理念嵌入企業戰略,對企業組織的設計與架構有著重要的啟示:企業如何關聯公司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職能?CFO(首席財務官)與CSO(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目前企業通常認為與CSSR相關的議題是次要的,并將其與企業戰略分開。事實上,企業若能真正明白企業戰略在可持續發展時代的形式和具體做法,CFO和CSO應該成為最好的朋友,甚至應該是同一職位。
在可持續發展時代,擁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眼光的企業可以加強社區和環境的正面影響,以達到我們對企業社會性方面的預期。有此抱負的企業更可為同行和其他機構帶來壓力,促使它們回到原點重新思考企業戰略。由此,我們能夠加快解決全球最大的環境和社區問題,并且,以更長遠的眼光挑戰當前的狀態,無疑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公益邦創始人 周妮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