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月下旬本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最忙的時候。往年此時,基金會前臺“距離中國發展高層論壇XX天”的電子顯示屏已經亮起,為論壇順利召開做最后沖刺。
但2020年春節前,發源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席卷全國。但2020年2月是在嚴峻的氛圍下開始的。春節前,發源自武漢而后席卷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襲。1月27日大年初三,國務院正式宣布將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
2月3日是春節假期結束后“返工”第一天。從這一天開始直到現在,基金會圍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一直全速推進,落腳點在農村防疫。
物資裝箱準備工作有序進行
農村防疫關系到脫貧攻堅和國家經濟發展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是國家級公募基金會,長期從事反貧困和兒童發展的“社會試驗”,在中西部地區的30個貧困縣都有項目點。
2020年“新冠疫情”雖然發源于武漢,但因其傳染性極強、潛伏期長和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等特點,迅速在各省、市、縣蔓延開來。在全國人民關注武漢的時候,基金會始終沒有忘記偏遠貧困地區的人民和那里的孩子們。
春節假期期間,基金會即開始自發對各自負責的項目試點縣,在抗擊疫情物資和其他方面需求摸底。
令人遺憾的是,摸底結果顯示,在基金會反貧困與兒童發展項目的30多個試點縣中,已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例百余例,防疫形勢嚴峻。
我們還及時了解到,由于試點縣多為國家級貧困縣,基層公共衛生條件差,防控物資儲備出現嚴重短缺。尤其是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和防護服。
例如,在2月中旬云南文山州西疇縣在已出現一例確診病例的情況下,截止2月10日,全縣只有口罩庫存81只;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衛生院院長甚至向基金會反應,說當地的一次性口罩要用好幾天,N95口罩一百塊錢也買不到。
多年扎根農村的工作經驗讓基金會深知,農村走親訪友的傳統習慣造成人員的流動性變大,對疫情的防控產生不利影響。如果疫情從城市大面積蔓延到農村,對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將是極大的挑戰。
此外,在大部分貧困地區,外出打工是當地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人口流入和流出的可能性大使其更有可能帶回疫情,也需要等疫情結束之后才能繼續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
因此,農村地區的防疫不僅關系到農民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農村的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
基金會領導和同事們都意識到,在這場戰役中,農村是防疫的薄弱環節,而貧困農村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薄弱,又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這些地方基礎醫療條件不足,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和防疫牽動著每一個基金會同事的心。
基金會送出物資裝箱
向海內外企業籌資,助力農村防疫
2月5日,論壇秘書處宣布推遲2020年論壇,具體召開時間待定。外方企業紛紛來信,表達對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支持。
萬事達卡全球CEO彭安杰( Ajoy Banga)在來信中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并借此機會對受到疫情影響的中國人致以深切的慰問。
美國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高通堅定支持正在控制和緩解疫情爆發的專業人士,將會持續為抗擊疫情提供資源,并將繼續堅守與中國的長期承諾。
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喬安路(Alan Jope)也表示,公司隨時準備支援中國政府,提供抗疫所需的衛生用品。他祝愿中國人民在應對疫情方面都能好運相隨,期待盡快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與大家相聚北京。
基金會感動于外企高層給予的支持。作為一家可以向社會公開募捐的慈善組織,基金會通過與長期合作的海內外企業溝通,在全國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已為全國17個貧困縣籌集到防疫物資,全力支持農村抗疫。
在這個時刻,支援和愛心不分你我也不分國別,基金會義不容辭為農村抗擊疫情出力,也深切感受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
1月31日,基金會籌得英國保誠公司捐贈的N95口罩1000個,在第一時間寄往西部邊陲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2月1日,科思創公司向基金會捐贈護目鏡3600個,寄往青海樂都區和貴州七星關;2月2日,澳大利亞FMG公司向基金會捐贈8400個N95口罩,寄送湖南桑植縣。春節假期結束后,2月6日,華熙生物公司向基金會捐贈的2000瓶消毒凝膠已分別寄往云南西疇縣和重慶酉陽縣;2月15日和17日,西班牙Inditex公司通過清華教育基金會向基金會捐贈的手套、防化服、口罩、罩衣、帽子等204275件抗疫物資運抵基金會。
基金會辦公室主任高國清親自將防疫物資送往河北大名縣
發揮交流、研究平臺作用,建言獻策
作為智庫型基金會,基金會也積極發揮研究功能,圍繞疫情開展研究工作。
2月15日,基金會組織博智論壇召開線上研討會,邀請60多位經濟學者和專家共同討論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判斷、短期對策和中長期改革。
雖然2020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延期舉辦,但在論壇“與世界對話,謀共同發展”宗旨的引導下,基金會與來自全球各地論壇參會方的對話并未停止,只是搬到了線上。
2月7日起,論壇秘書處發起“CDF連線”(CDF Online)欄目,與論壇參會學者通過視頻連線,探討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影響,對未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與大國關系影響等話題。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杰森·福爾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德蒙德·費爾普斯,《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學院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等多位論壇外方學者代表電話連線,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相關文章被財新網、中國日報等媒體轉載。
基金會秘書長方晉認為,基金會同事們面對新冠疫情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源自我們對社會公益和國家發展的長期關注:“在這個時刻,基金會全體同事們都認識到,為國家做事就是為自己做事,幫助國家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助力貧困地區疫情防控,這和基金會服務國家社會發展的精神相符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