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宮蒲光(左)從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兼亞太區主席木村真理子手中接過中國承辦亞太區域聯合大會的確認函
3月14日,在第七屆(2016)中國社工年會“2017社會工作亞太區域聯合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兼亞太區主席木村真理子宣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將主辦2017年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亞太區和亞太區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區域聯合會議。
木村真理子肯定了中國社會工作近年來的發展成績。他表示:“近年來,中國在社區社會服務發展和社會工作教育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17社會工作亞太區域聯合大會”全稱為“2017年亞太區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亞太區域聯合會議”,是國際社工領域最重要的會議之一。
2015年10月22日,“2015亞太區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亞太區區域聯合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在內的2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參會代表向大會負責人表達了申辦“2017亞太區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及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亞太區區域聯合會議”的意向。
2015年12月15日,民政部批準同意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與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聯合申辦“2017年亞太區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亞太區域聯合會議”。2016年1月5日,國際社工聯亞太區分部(IFSWAP)、亞太社工教育協會(APASWE)聯合致信,正式確認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和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獲得“2017社會工作亞太區域聯合大會”的主辦權。
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成為國際社工大會的東道主。這次會議的舉辦將使我國社會工作進一步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與尊重,也是我國擴大社會工作國際影響力和迅速提升社會工作領域國際地位的良機。同時,本次會議將為我國社會服務及社會工作領域提供一個難得的平臺,吸引更多的高校、社會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參與到社會服務中,對我國社會工作本土化、專業化、體系化發展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大會的主題被定為“挑戰與責任——創新社會工作與可持續發展”。
在主議題的引領下,大會圍繞創新社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中的公共服務與社會風險防范;老齡化進程中的問題與應對;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文化敏感性;更具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展戰略;高風險社會中的災害預防與救助;城鎮化進程中的流動問題與社會工作服務;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工作服務;社會公益倡導與反貧困等9個分議題展開交流討論。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劉京
社會工作將在社會治理新常態下實現新跨越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支持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發展”,充分肯定了社會工作的價值和作用,社會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
宮蒲光會長指出,2015年協會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歷程,進入了聯合會的新紀元,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一、多元創新,持續推進行業發展
(一)樹立標桿和榜樣,“雙十雙百”推薦活動促進社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可持續發展,樹立行業標桿和榜樣。
(二)使用新興媒體,“雙微”評選擴大行業影響力。
聯合會舉辦了“首屆全國社會工作微電影大賽”、“首屆全國社會工作微課大賽”,利用新媒體平臺展示了本土社會工作中優秀鮮活的實務案例,為我國社會工作服務事業爭取了更加廣泛的支持和幫助。
(三)創新實務模式,探索多樣化協同機制。
這一年,聯合會協同多方資源在社區中建立“智能化社工服務站“,開展社工服務、公益服務、便民服務,探索可持續化的社區社會工作機制。
聯合會防治乳腺癌基金將圍繞國家精準扶貧攻堅計劃,承辦“為了媽媽”貧困地區乳腺癌防治援助項目,最終在全國形成乳腺癌防治網絡,提高乳腺癌早診率,降低死亡率。
(四)參與國際事務,社會工作領域交流不斷深入。
聯合會成功獲得2017年亞太地區社會工作區域聯合會議舉辦權。這是國際社會工作領域的區域會議第一次由中國主辦。此次主辦權的申請成功,是國際社會工作組織對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高度認可,為中國的社會工作行業發展提供一個更大的舞臺。
二、和衷共濟,推動我國社會工作事業新跨越
(一)完善黨建,以黨的引導加強行業協會政治素養。
聯合會加強黨的政策、方針等決定的學習,深化內涵轉化行動。
聯合會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加強黨員的發展培養,將黨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為政府、為群眾、為行業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成立行業組織黨委,樹立典型社會組織黨建成果,將行業組織黨建服務行業、服務社區、服務機構的新模式推廣到全國。
(二)加強內部建設、推進聯合會專業發展。
通過加強信息溝通渠道,促進了聯合會領導班子科學決策,增加了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通過加強對專業委員會、專項基金等分支機構的管理,推動了聯合會相關業務領域協調發展。將《公益時報》社在媒體領域、公益領域的發展模式轉化為聯合會內部發展模式,發揮“認證中心“、”社工學院”的專業作用,讓更多的專家、實務機構、專業委員會參與到行業標準制定中來。
(三)開拓思路,以開放的態度加強行業交流。
新的一年里,深化“雙十雙百雙微“活動品牌,讓指標體系更加完善,讓活動更具代表性、宣傳推廣價值和標桿引領作用。
推廣《公益時報》社與北京社工委的“尋找最美社工”活動,聯合各地行業組織,形成各省市行業組織多方聯動。
開展與國內外高校、社會組織、行業機構、公益組織及企業的交流合作,讓中國的社會工作實務形成服務產品走出去。
(四)以企業參與做實社區服務新模式。
新的一年里,聯合會要堅持公益性,保證社會效益,積極搭建社區服務信息化平臺。要充分發揮專業社工和專家團隊的作用,加強對地方行業服務行為的規范和指導。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提升社會工作服務的科技含量。
讓企業參與創新社區治理的整個過程,將企業社會責任轉化為社工服務站,將社工服務站植入社區,“三社聯動”落實在服務過程中,實現創新社區治理新模式。
(五)公益和社工機構深度融合,實現精準扶貧。
發揮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領域的作用,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解決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
結合更多的公益項目,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參與公益項目,直接對貧困群體提供專業服務,讓扶貧工作更加精準務實。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端,也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決戰階段的起點,更是我國社會工作事業創造繁榮發展新局面的起點。社工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社工行業協會、社工機構和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與支持。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心協力、開拓進取、不辱使命,為增進人民利益福祉、推動社會工作事業高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摘自劉京在第七屆社工年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