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王勇
從“蘇寧電器”到“蘇寧云商”,蘇寧集團這家20多年來堅持以實體門店經營為主的中國最大零售企業,正努力變身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零售企業。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掌門人張近東在主導企業變革的同時,同樣加深著對企業社會責任、對公益的認識,張近東表示:“蘇寧全面轉型互聯網化在公益事業的創新實踐上的表現,就是我們正在運用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精神,讓公益活動融合了線上線下O2O模式,搭建起開放平臺,形式變得更活躍,參與變得更多元,效果變得更透明,更好、更充分地回報社會。”
公益捐贈:
溫暖中透著互聯網范兒
“公益慶生”是蘇寧的傳統。張近東表示:“做百年的企業是蘇寧人共同的夢想,做社會公益是蘇寧人永恒的價值坐標。服務民生、公平社會、助人為樂、傳遞愛心是蘇寧人最好的生日紀念。”
蘇寧在向互聯網轉型的同時也一直在堅持著公益之路。2013年12月26日是蘇寧成立23周年的慶典日,按照慣例,在蘇寧總部及全國各地分公司同步開展了公益捐贈及社工志愿者活動。
與往年不同的是,互聯網轉型被運用到了公益事業創新上。與往年線下捐贈不同,當天蘇寧員工都是通過蘇寧易付寶賬戶在線捐贈一天工資。張近東帶領現場的數百名蘇寧員工登錄蘇寧易付寶,購買面額不等的“陽光1+1”愛心券,當場完成支付。現場大屏不斷滾動著全國蘇寧員工的實時捐贈數據,截至當天中午十二點左右,蘇寧員工自發捐贈金額近200萬元。這些款項全部用于2014年蘇寧各地員工開展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員工可以隨時登陸OA平臺,查詢“陽光1+1”了解每批捐贈金額的用途。
除此之外,蘇寧聯合真愛夢想基金會與《時尚芭莎》雜志共同在蘇寧易購開設的明星慈善義賣店也在當天正式開拍,陳數、劉濤、吳莫愁等眾多演藝明星的私藏物品以拍賣形式籌集善款,全部用于“夢想中心”多媒體教室項目的建設。這是蘇寧2014年上線公益頻道之前的初次試水,現在蘇寧已與國內眾多公益機構接觸、洽談,他們將在蘇寧易購上免費開店,銷售愛心商品,搭建一個人人參與的公益募資、公示平臺和渠道。
當天,蘇寧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等慈善機構共捐贈3695萬元。
開放共享:
搭建互聯網公益平臺
針對蘇寧的一系列互聯網公益的行動,張近東表示,近幾年蘇寧在推進互聯網轉型,互聯網企業的價值不在于自身擁有資源的多少,而在于與社會分享資源的多少,最終蘇寧將成為一家社會化企業,將把自身資源免費開放給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組織,推動公益事業的互聯網化,帶動公益組織更加高效、更加專業地發展。
互聯網渠道的公益捐贈總額是體現公益互聯網化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致力于搭建互聯網公益平臺的蘇寧在23周年慶典日舉辦的主題為“網聚仁的力量”的“2014年企業公益論壇”上,發出了1000萬元捐贈的蘇寧猜想——2016年通過互聯網渠道的公益捐贈總額是多少?“誰的數字最接近未來實際數據,誰就將獲得蘇寧1000萬元公益捐贈。”
這個對未來的猜想,體現出蘇寧對公益事業與互聯網融合大趨勢的認同,也將鼓勵公益組織更多借助互聯網渠道創新發展。
為了促進互聯網公益平臺的健康發展,張近東格外關注與互聯網相關的問題。在今年的兩會上,作為政協委員,張近東帶來了電子發票、個人隱私保護、產業互聯網化、加快移動商務應用等多個提案。
其中,關于產業互聯網化,張近東建議,應借鑒“兩化融合”經驗,將互聯網應用上升到國家高度,成立國家級互聯網戰略專項工作小組,制定明確的互聯網發展規劃、實施路徑,推進互聯網化應用的組織和推廣工作。
合作共建
推動公益項目升級
互聯網公益平臺的搭建,影響的不僅僅是蘇寧自身,與蘇寧合作的公益組織同樣受益,共同推動著公益項目的升級。
“蘇寧校舍”是蘇寧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筑巢行動”的公益項目,是該項目最大的捐贈方之一。截至2013年底,蘇寧連續三年共計捐贈3220萬元,計劃為貧困地區64所小學建設學生宿舍樓——“蘇寧校舍”,以解決當地學子住宿難問題。目前,首期22棟宿舍已經如期完工,其中四川4所、貴州8所、廣西4所、云南6所。蘇寧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公益互聯網化的大勢下,雙方將會有更多的合作點,比如,正在進行的各地救災儲備庫建設可以借助蘇寧的龐大物流體系,物資采購也可以通過蘇寧海量的供應商低價、優質采購,農村扶貧中各地農特產品通過蘇寧易購銷往全國各地等等。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陽光夢想中心”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已收到蘇寧的捐贈1600萬元,計劃為鄉村或城郊學校建設160個集多媒體教學設備、圖書為一體的,且便于開展互動式“夢想課程”的“蘇寧陽光夢想中心”多媒體教室。在互聯網公益平臺上,除了聯合真愛夢想基金會與《時尚芭莎》雜志共同在蘇寧易購開設明星慈善義賣店,真愛在全國各地的多媒體教室,還將進行優化、互聯網化,借助蘇寧的云存儲資源,更多投入到線上課堂。
全員參與
履行社會責任
搭建互聯網公益平臺只是蘇寧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自蘇寧成立以來,對公益慈善等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一以貫之,達到了全員參與的程度。
蘇寧的公益項目,除了持續捐助的“蘇寧校舍”、“蘇寧陽光夢想中心”,還有“南京金陵文化保護發展”、“體育課堂”、“艾滋病防治”、“幫扶創業”等。
截至目前,蘇寧累計公益捐贈已近9億元人民幣。
蘇寧各地分公司結合當地實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公益活動,如為大學生、農民工贈送返鄉車票,幫助環衛工人、慰問弱勢群體等。北京蘇寧連續第八年同中國政法大學合作開展送500名大學生回家過年活動;廣州蘇寧成立了環保愛心基金,幫扶困難環衛工家庭、慰問環衛楷模;深圳蘇寧制作了10000個購物袋,消費者可用舊書籍免費換取購物袋,收集到的圖書將捐贈給廣東和平縣秀溪希望小學;南京蘇寧為5個社區200個困難家庭送年貨,并在全市建設50個“蘇寧社區溫馨家園”,為社區提供報紙圖書等……
自2010年起,張近東及百名高管團隊聯合愛德基金會發起高管捐孤助學愛心行動,三年來共幫助了1641位貧困孤兒,為他們提供生活和學業上的支持。
作為零售企業,張近東還十分關注商品安全對消費者權益產生的影響。在關于母嬰食品安全的提案中,張近東表示,解決母嬰食品安全問題,需要行業、企業加強自律、提高產業水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明確零售商對商品質量的法律責任,不論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子商務,都要切實承擔起對自身平臺經營活動的監管職責,不能置身事外;另一方面,經銷商要承擔先行賠付的責任,及時保障消費者權益,然后再向生產者或服務者追溯;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母嬰食品市場準入機制,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要零容忍,一經發現嚴格取締經營資質。確保消費者能夠買到安全的母嬰產品,促進整個母嬰行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從履行自身責任做起,發揮企業優勢,為公益慈善事業提供便捷的條件,張近東正帶領蘇寧集團向社會企業大步邁進。
(本報記者 王勇)
人物介紹
張近東,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及蘇寧積極履行企業重視社會責任,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2008年,張近東個人捐贈5000萬元支援汶川抗震救災,創下當時個人捐贈之最。多年來,蘇寧累計公益捐贈也已近9億元。張近東及蘇寧曾獲中國慈善榜“中國慈善事業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