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道?錦繡侗鄉文化創意展,讓傳統藝術走進現代生活
2018-10-2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武勝男
在富有特色的侗族蘆笙歌舞中,“新通道•錦繡侗鄉文化創意展”亮相北京國際時尚生活博覽會。10月27日下午,由美克美家和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主辦的新通道•錦繡侗鄉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展覽館同步舉行,如何讓傳統藝術更好地走進現代生活,成為現場嘉賓熱議的話題。
此次研討會發揮平臺優勢,邀請參與過“新通道”項目的手工藝人,聚集來自不同領域的“文化創客”,構建國際文化創客網絡,分享創客生產與商業模式、文化創新與社區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并一起分享并探討了關于地域文化研究以及產業轉化方面的相關成果和思考。
美克家居廣告營銷中心總監劉春杰佩戴著新通道項目的成果-新品侗錦領帶,介紹道“能幫助侗錦技藝活化而產生經濟效益,我們非常欣慰。如今,侗錦純手工圍已售出3000余條,產生銷售180萬余元,至今已幫助當地300余人脫貧。”展望未來,他希望能夠繼續攜手政府、高校、以及有共同意愿的企業、機構,共同推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文化生態。
十九大代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粟田梅作為織娘代表表達了一番肺腑之言,“新通道”項目開展的十年間,通道縣的脫貧工作有了顯著成果,不僅提高了織娘們的收入,并且改變了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她特別感謝了美克美家在“新通道”項目中的幫助,為項目的成功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展會現場,專門打造的“紅色織機”藝術裝置,在交錯的紅線中,慢慢地織就侗錦的歷史與未來。新通道項目孵化的半公益品牌“梭說”,現場展示了包括包袋、圍巾、領帶、剪紙等在內的侗錦研發新品。竹編大師郭毅民的手工竹編以及挑花、竹編等非遺手工藝,這些作品都賦予了傳統文化嶄新的形象。
而在這150㎡的展示空間中承載傳統藝術的,是美克美家經典的生活方式,一條傳統風格的織錦既可以隨意地搭在木質茶幾上,也可以輕松配合幾何拼花陶瓷,當傳統的圖紋同時出現在織紋和家具上,這一刻,打破了地域邊界,穿越了時空隧道,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
“新通道”藝術傳承項目源于藝術的美克美家,秉承“藝術服務生活”的理念,美克美家2009年正式啟動了CSR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聯合藝術院校(湖南大學、米蘭理工、倫敦圣馬丁等)、NGO組織、地方政府、設計機構、企業,以“社會化,網絡化創新”的形式,記錄和保護“非遺、民藝”,通過激活非遺文化的生活價值,讓傳統文化走進普羅大眾的生活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