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放飛夢想”鄉村航空科普“雙師”首課 為更多偏遠地區孩子筑夢
2017-08-18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于俊如
8月18日,波音(中國)攜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青基金啟動了“跨界公益創新項目啟動儀式暨放飛夢想—鄉村航空科普‘雙師’首課”,宣布通過友成“雙師教學”這一創新的遠程教育模式,將波音連續開展9年的“放飛夢想”航空科普課程引進到更多鄉村地區學校。在北京市密云區北莊鎮小學舉辦的項目啟動儀式上,在波音和友成雙方領導以及項目學校教師代表的共同見證下,北京和重慶兩地跨屏授課的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航空知識、動手制作飛機模型,標志著“放飛夢想”線下航空科普活動正式進入了線上2.0時代。

波音攜手友成基金會常青基金啟動跨界公益創新項目 航空科普教育進入更多鄉村學校
據了解,波音與友成常青基金將緊密合作,在邊遠鄉村地區推廣航空科普課程,深入展開針對鄉村教師航空(科學)教學實踐的培訓,為參與培訓的教師提供免費的航空科普培訓課程、線上專家支持、課程教材及航模耗材支持。此次跨界公益合作使得低成本、高效率、陪伴式的鄉村航空科普項目成為可能,將有效賦能鄉村教師群體,輻射更多偏遠地區學習資源匱乏卻對課外知識如饑似渴的學子們。
波音中國總裁莊博潤(John W Bruns)表示:“波音入華45周年以來,始終不斷拓展深化與中國優質合作伙伴的關系,堅持在企業公民活動上持續創新。這次我們與友成常青基金合作引入全新的互聯網教學模式,使‘雙師教學’這一國內領先的創新教育模式首次應用在鄉村地區的航空知識科普中。憑借友成常青基金在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補充鄉村的先進教育扶貧模式與經驗,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落實航空科普教育的創新實踐,以促進中國青少年航空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表示:“友成常青基金在過去的七年里,與多家企業、教育機構展開合作,致力于為貧困地區引入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培訓體系。我們非常重視波音‘放飛夢想’航空科普項目在培訓科技教師、開展科普課堂以及教材套材等方面的豐富經驗,也堅信與波音的合作,將使雙方優勢互補,既能豐富‘雙師教學’的課程內容,也為‘放飛夢想’項目注入了互聯網基因,讓更多孩子都能享受到航空科普教育。”
啟動儀式現場,正在北京參與專業課程培訓的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紅星小學的胡旺軍老師通過生動有趣的航空科普知識講解、指導現場媒體和孩子親手組裝航模等精彩環節,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的航空科普體驗課。胡老師說道:“學校里有很多孩子對航空科學有著強烈的求知渴望,但由于教育資源匱乏,我們能給予的指導十分有限。今天的體驗課反響熱烈,讓我更有信心將系統的航空科普知識帶給學生。相信通過后續‘雙師教學’課堂的開展和航空科普課程教材等資源的獲取,孩子們將離自己的航空夢更進一步!”
未來,波音與友成常青基金在此次航空科普項目合作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創新活動設計,不斷開拓項目覆蓋區域,建立城鄉互動機制,并且調動更多波音員工、項目學校師生參與到航空科普中來,通過不斷優化完善項目活動,如增加專家團隊、舉辦講堂式活動、優化培訓授課等舉措,讓更多邊遠地區的孩子學習到航空知識,激發他們對航空的興趣與熱情。

參與重慶科普體驗課的孩子放飛親手制作的航模
“放飛夢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項目”是波音公司在中國最重要的企業公民活動之一,旨在增進中國青少年對航空知識的了解,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全面高素質的人才。項目開展九年以來,已有1400多所學校、超過十萬名中小學生參加活動;共組織40余場公開課,70次教師培訓,2400人次科技教師接受培訓。累計配發教材和模型套材各113500套;51所學校將活動教材列為校本教材,42所計劃成為校本教材,獲得3余萬課時的積淀。目前,“放飛夢想”活動全面覆蓋北京地區17個區縣的200所小學,并拓展到陜西、西藏、四川、河北、天津等地區。2013年“放飛夢想”與中國科技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活動在科技館平臺上廣泛推廣,并不斷深化與全國科技館間的合作。
友成常青基金的“雙師教學”項目是國內首個采用雙師慕課模式的教育公益項目,依托互聯網技術,為貧困地區引入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培訓體系。經過三年的磨練,“雙師教學”項目已經覆蓋了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超過200所鄉村中學,為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做出了突出貢獻。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先后完成的《雙師教學評估報告》科學地評估了“雙師教學”項目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該地區教育質量,幫助該地區的青少年通過受教育的方式實現脫貧,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以教育消除貧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