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華慈善獎 >> 特別報道

政府大力扶持慈善

    今年9月份,中央政府第一次在民政部設立了專門的慈善事業促進的機構——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來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促進司”的成立對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影響意義深遠。

中央“重”點慈善


    慈善、公益、社會工作,一直是民間的話題,卻在2006年的時候登上了“廟堂”,成為中央高層的重點關注話題和關注領域。

    2006年,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用234字的大段篇幅,將我國社會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進行了高度總結,對社工人才的建設和使用,作出了具體的政策安排。

    這次全會關于社會工作的大段文字,是放在“加強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這一最重要的部分來闡述,這意味著社會工作是黨要加強領導的一個方面,也意味著黨和政府對社會工作的重視。

    另外,這次《決定》特別提到了社會工作人才的使用問題,強調將社會工作人才‘充實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部門,配備社會工作專門人員,完善社會工作崗位設置,通過多種渠道吸納社會工作人才’,這是中國社會工作一種前所未有的突破。

    《決定》中對社會工作的重視絕非黨中央政府一次簡單地心血來潮,它更像是一個風向標,表明了中央政府已經認識到慈善事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工作的有力補充和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同志再次高度強調,要加快建立完善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重要補充的慈善事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局面。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支持慈善事業發展。

    人大代表也敏銳地捕捉到我國慈善事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在兩會期間,人大代表紛紛拋出慈善議題,建議進行相關的慈善立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央政府的“重”點慈善,無疑是徐徐春風,吹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春天。與次同時,與我國慈善事業相關的政府部門也在進行相應調整,適應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大趨勢。

機構改革促慈善立法


    7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民政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民政部內部機構改革正式啟動。民政部的職責進行調整,取消、轉移了部分職能,同時強化了社會救助職能。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設立“政策法規司”、原“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司”拆分成“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和“社會事務司”、原“低保司”轉為“社會救助司”、原“民間組織管理局”增添了執法“監察”的權力。

    民政部此次設立“政策法規司”,無疑也是希望能加速相關法規的出臺和完善。可以預見的是,該司的設立對于社會各界期盼已久的《慈善法》等法律的出臺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原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司拆分成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社會事務司。中國政府對于社會慈善事業的關注和重視已上升到政府機構設置的層面。今年初,救災救濟司首次設立慈善處,成為中國政府在慈善事業發展管理上的一次探索,此次,新設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無異于將這種探索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我認為本次調整最大的一個亮點是“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的設立。該司把政府福利和民間慈善結合起來,在當前我國福利和慈善水平都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或許是一個創舉,能夠起到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效果。盡管中國慈善事業在當下的發展勢頭很好,但是迫切需要相應的政策法規引導和規范。在《慈善法》出臺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民政部因應形勢需要,率先把慈善問題上升到司局級的管理水平,對中國慈善事業來說,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中國慈善事業從自在到自覺及其規范發展,必將促進中國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說。

    一年之內,由新設處到升格為司,慈善事業在中國發展的速度和影響力可見一斑。該司成立后,如何組織和指導社會捐助工作無疑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

    在《規定》中,“監察”二字第一次出現,這表明,對于社會組織,民間組織管理局第一次擁有了監察職能,而傳統只是監督。從“監督”到“監察”,一字之差,職能范圍卻截然不同。2007年初,民間組織管理局升格為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當時民間組織管理局的另一位官員表示,“機構升格意味著獨立性增強,權威性增強,便于今后更好地開展民間組織管理工作。”而此次,民間組織管理局被進一步“賦權”,不但是單一的登記管理機構,擁有了對于社會組織的執法監察權。

    人事司職權的調整,加重社會工作的內容無疑將“社會工作春天”從聲音真正落實到實質層面,專門機構的組建對于社會工作在中國的推進,人才隊伍在中國的組建都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雙重管理”一直倍受業內人士質疑,隨著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執法監察職能的加強,它們業已開始嘗試對公益類組織的雙重管理的法規進行新的探索和實踐。

公益組織的雙重管理新思路


    近期,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在民政部順利登記注冊。民政部既是基金會的業務主管單位,又是其審批單位。

    中國目前的社會組織包括三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據估計,沒登記的數量是已登記的5到10倍。那些數量龐大的沒有登記的社會組織不得不一次次面對身份的尷尬。

    依據我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并依照此條例的規定到民政部門進行登記。

    這種管理模式,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焦點問題。現實中,很多社會團體由于找不到主管單位或者不滿意主管單位的管理而不去登記。11月2日,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孫偉林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的“中國社會組織三十年:經驗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透露:民政部正嘗試著同時承擔登記機關和主管機構雙重角色。這一消息使許多社會組織看到了管理體制變革的希望。

    據悉,目前已有20多個類似“桃源居”的非公募基金會“落戶”在民政部名下。在現有法律框架下,雙方嘗試了新的管理模式:用協議的方式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民政部這個“婆婆”采用“無為而治”的理念,只參與制定每年的工作計劃和審查年底的工作報告,對具體工作不做過多干涉。“目前看,這種嘗試還是成功的。”孫局長說。


關于我們 | 訂閱報刊 | 聯系我們 | 人才加盟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公益時報》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ICP備0500409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综合色在|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五月天|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六月婷婷缴清综合在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熟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综合图片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