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7月2日,海南省民政廳發布2025年全省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倡議書,從三方面作出部署,要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推動社會組織在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凝聚共識,勇擔社會責任。各社會組織要將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重要抓手,主動融入全省就業工作大局,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在拓展就業新空間、擴大就業資源對接、細化就業服務等環節上下功夫,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有力支持。 二是多措并舉,拓寬就業渠道。各社會組織要發揮聯系會員、企業、高校和專業人員的獨特優勢,創新就業資源對接服務模式,搭建和完善就業對接服務平臺,形成“行業帶頭、企業參與、社會支持”的良好氛圍。 依據章程、業務范圍和自身專長優勢,結合公益創投大賽等項目的實施,開發與承接服務相適應的就業崗位。鼓勵專業性社會組織聚焦新興產業、民生保障等領域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和見習崗位。 挖掘本領域特色產業、行業的崗位信息,主動收集發布行業就業需求,通過建立人才供需鏈、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等多種形式,促進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精準對接,進一步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三是齊心協力,做好就業服務。各社會組織要積極主動作為,緊密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及高校畢業生的特點,為畢業生提供常態化的就業服務。 例如,提供就業指導以及法律咨詢、糾紛調解、公益援助等權益維護服務;為低保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群體提供“一對一”就業幫扶服務;與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共建實訓基地,推進開展訂單、定崗、定向式人才培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