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銀齡“幸福圈”撬動銀發“經濟圈”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銀齡“幸福圈”撬動銀發“經濟圈”

花費10多元,就能享受一頓營養美味的社區養老餐;每月花費數百元,智能語音機器人能為老人提供24小時心率、血壓等健康監測;花費上千元,家居設施可以進行一系列適老化改造……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發現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愿意為了追求生活品質而買單。相應地,各個社區也加大了惠老助老力度,銀齡“幸福圈”正有力撬動銀發“經濟圈”。

   民政部老齡工作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意味著通過整合社區及周邊養老、醫療、生活照料等資源,將碎片化服務整合為系統性供給,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目前,各地已創建299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相關研究表明,隨著老年人的消費意愿不斷提升,“商品+服務+數據”的社區消費新生態正逐步興起,助力銀發經濟破局。

  基礎設施升級養老環境持續改善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石油大院社區的濮永芳老人,今年已經80多歲了。前段時間,濮奶奶身上配置的體征監測帶示警,她簽約的家庭醫生立即同她取得聯系,詢問相關情況。“有了這些關愛保護舉措,我晚上睡覺更踏實了!”濮奶奶笑著說。

   上述舉措,只是石油大院社區推廣智慧養老的探索之一。石油大院社區工作人員趙萌告訴記者,當前,社區常住人口達11000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27%,8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6.6%。“這一數據凸顯了社區在養老服務方面具備巨大潛力。”趙萌說。

   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意味著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為此,石油大院社區與某科技企業合作,引入其智能語音機器人,為老年人提供全天24小時的火災報警、跌倒報警、心率監測、遠程問診等多項服務。

   學院路街道工作人員陳琢介紹,石油大院社區還引入了智慧健康養老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上門理發、陪醫就診、外出接送等增值服務,“讓更多老年人‘用得上’‘用得起’”。

   來到臨近的二里莊社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優護萬家養老照料中心坐落其中。照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照料中心與二里莊社區衛生服務站同樓運營,形成了“前醫后養”的獨特模式。同時,照料中心還與人工智能醫療企業開展合作,通過生命體征監測雷達、跌倒檢測雷達和后臺管理系統,實現實時呼吸、心率監測,睡眠質量分析,以及針對呼吸、心率異常和衛生間跌倒等情況的及時告警,幫助照料中心的醫療團隊更加精準地掌握老年人健康狀況。“今年下半年,我們計劃將智能設備部署到二里莊社區與石油大院社區的老年人家中,讓更多老年人只需花費很少的費用,就能享受優質的守護。”學院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秦愛光說。

   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離不開社區養老服務環境的改善。

   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牛市口街道九眼橋社區的唐立貞奶奶,今年已經90多歲。前段時間,唐奶奶向社區申請了家庭適老化改造,包括建筑硬件改造、家居家裝改造、智能化用具配備等。

   九眼橋社區黨委書記董毅告訴記者,通過錦江區民政局發起的“友邦友愛·樂齡計劃”項目,社區為唐奶奶在浴室加裝了坐便椅、沐浴椅,在過道安裝智能感應小夜燈,在臥室配備特定電磁波治療儀,在客廳配備血氧儀、血壓計、血糖儀等,并提供智能手環等諸多設備,大幅提升了她的生活品質。

   不只是改造一個老人的家園,更是要改造全體老年人的家園。董毅介紹,社區工作人員、微網格員每月定期對特殊老年群體家庭用水、用電和用氣等設施進行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并按照熱水器400元/臺、灶具200元/臺、軟管20元/根的標準,為特殊老年群體家庭申報燃氣具更換補貼。同時,社區還在宏濟新路95號老舊小區改造項目、D10新建小區中,增設坡道、欄桿扶手等無障礙設施設備;在老年人主要活動場地及通行道路上設置休息座椅,方便老年人出行。“在各項改造工作中,社區針對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都會提供相應的補貼,讓老年人的每一筆花費都物有所值。”董毅說。

  生活更加便捷老年人愿為服務“下單”

   清晨8點鐘,家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政苑社區的章阿姨,又來到社區民生綜合體一層的幸福餐廳,享受起可口的早餐。“我每天都來,但總也吃不膩,因為啊,這里每天都有新花樣。”章阿姨笑著說。

   政苑社區黨委書記章曉蓓告訴記者,整合利用社區資源,以社區食堂、老年助餐點、上門送餐等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是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個擁有1770余名老年人的社區,這些年,幸福餐廳不僅成為老年人的“暖胃之所”,更成為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民生支點”。

   記者了解到,幸福餐廳采用“三餐全覆蓋+特色服務”的運營模式。同時,針對社區高齡老人占比高的特點,幸福餐廳又推出了“軟爛版”餐食標準,所有菜品均采用少油少鹽烹飪。每周更新的菜品中,還固定搭配山藥、秋葵等養生食材。70歲以上老人憑市民卡可使用100積分抵扣餐費,折算后每餐實際支付不足10元。很多老年人都說:“20元享受三菜一湯,比自己做飯還實惠。”

   “為了延伸幸福餐廳的服務邊界,社區還為老年人提供‘餐品配送+代購代辦’的一站式服務,只需支付一定的配送費即可。”章曉蓓介紹,幸福食堂自2021年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服務居民超4萬人次。同時,為了拓寬盈利渠道,幸福食堂也開始探索對外營業模式,向社會人員提供中餐、晚餐等,并通過外賣平臺進行點餐配送。

   來到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柳蔭街社區,只見劉海胡同11號的便民臨時蔬菜攤點前,翠綠的菠菜帶著晨露,紅彤彤的西紅柿整齊擺放……很多老年人正興致勃勃地挑選著心儀的蔬菜。

   柳蔭街社區黨委書記范麗麗告訴記者,社區如今有983位60歲以上老年人,很多住在熱門旅游景點附近,附近沒有合適的超市,“就近買菜難”困擾著很多老年人。“為此,社區經過多次研究考察,選擇密云區蔬菜種植基地作為合伙人,每周基地定期將剛采摘的新鮮蔬菜直接運送到便民臨時蔬菜攤點,并以實惠的價格出售,讓廣大老年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范麗麗說。

   “下一步,社區計劃將便民臨時蔬菜攤點從單純的‘賣菜’升級為‘便民服務驛站+社交平臺+健康管理站’,切實解決老年人‘買菜難’的痛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社區歸屬感。”范麗麗說。

   以溫情相伴,不斷擦亮“幸福養老”民生底色,這樣的故事正在更多地方上演。

   近日,家住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滄浪街道桂花社區的王奶奶遇到了難題。前些日子她意外骨折,只能臥榻休養,而老伴兒則重病住院,無法給予照料。無奈之下,王奶奶在姑蘇區的社區互助養老平臺上發布了代取藥品的信息。很快就有人接單,幫助王奶奶解了燃眉之急。

   桂花社區社工季婷告訴記者,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需要建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之間的服務轉介銜接機制。社區引入“騰訊·姑蘇銀發科技實驗室”的互助養老平臺,老年人除了可以發布各項求助信息之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預約各項服務,如縫補衣物、探訪關愛等,并根據實際情況支付相應報酬。

   “比如前幾天,有位癱瘓在床的孫伯伯想理個發,剛發布了求助信息,就有理發師上門服務。這一創新模式能夠讓每一份需求都得到及時回應,每一份善意都能精準送達。在這個平臺的守護下,老人們可以悠然自得地安享幸福晚年。”季婷說。

  打造互動空間老年精神生活更充實

   從北京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出來,走到廠橋胡同12號,便抵達了什剎海街道興華社區的海畔鄰里客廳。店內裝飾懷舊風滿滿,老式電話、搪瓷缸、收音機、卡式磁帶等元素隨處可見。簡餐區里,幾位老年朋友正手捧咖啡,聊得正歡。

   興華社區黨委書記盛潔告訴記者,這里多為平房,每家每戶地方都不富余,一旦有客來訪,或者子女帶著孫輩看老人,連個聊天的地方都沒有。社區決定開設這個300平方米的會客空間,每小時收費80元,還提供茶飲、簡餐,沒想到特別受社區老年人歡迎,“有的老年人還把自己的孫子孫女帶來寫作業、讀書,都說什剎海居民有了放松的地兒”。“我們在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時發現,很多老年人都希望能依托各類綜合性活動場所開展活動,滿足其日常社交和文化生活需要。”盛潔介紹,社區決定依托社區內的各類商戶探索無門檻的公共空間,在服務社會人群的同時,也為老年人提供各類活動機會。

   步入“有面兒友酒”餐廳,作為專業歌手的店主正深情吟唱,這里剛舉辦了一場“興文尚福”傳統文化展演活動。活動以“傳統曲藝+互動體驗”的形式,為轄區居民呈現了一場有趣的文化雅集。九榀咖啡廳二樓是一個閱讀空間,店主正在書架旁認真擺放著書籍,他說,周末這里將為老年朋友開設一場科普沙龍,報名的人可多了……“美食、啤酒、咖啡、甜品,很多老年朋友也都喜歡。今后,我們希望同更多的商戶合作,打造更多開放、共享的文化空間,貼近老年人的日常需求,讓他們更好地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盛潔笑著說。

   暖心社區繪就銀齡幸福畫卷。在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的過程中,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七里山街道海珀社區以“老人有需求、社區有服務”為原則,聚焦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精心打造了家門口的老年大學——“海葵學堂”。學堂既有智能手機操作、短視頻AI制作等貼合時代潮流的科技課程,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也開設傳統文化、書法、舞蹈、太極拳等經典項目,滋養心靈、強健體魄,還聯合山東省青少年宮推出插花、整理收納、化妝、健康養生等低償進階課程,讓“老有所學”成為社區生活的生動寫照。

   海珀社區黨委書記王娟介紹:“我們始終將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作為工作重點,全力營造溫馨和諧的社區氛圍。”依托“橙”意聯盟單位資源,海珀社區定期開展公益集市活動。活動現場,義診、義賣、法律咨詢、反詐宣傳等便民服務應有盡有,磨剪子戧菜刀等傳統手藝再現煙火溫情;同時,匯聚老字號美食與非遺文化展演,為老年人奉上家門口的文化饕餮盛宴,讓歸屬感與幸福感在一次次互動體驗中生根發芽。

   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各地在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過程中打造的“銀發經濟生態圈”,使社區從“服務終端”轉型為“消費主場”,值得進一步探索。

   專家表示,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不僅可以在硬件設施方面通過適老化改造等措施,讓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更安全舒適,也可以通過整合資源,打造一站式服務體系,在讓老年人享受到更便利可及服務的同時,也能讓其他群體重新認識銀發族的價值。

  (據《光明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激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色综合天天做天天爱|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