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以“四季情懷”照亮3.6萬女童成長路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3.1億人,65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人,占比分別為22%、15.6%。如何為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做好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上,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品牌機構參展參會,聚焦新時代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探索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我國老年群體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展會主辦方、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執行會長徐建中表示。

  促進多元參與

   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是當前社會主要的養老服務形態,與居家、社區養老相比,機構養老雖服務老年人數占比不多,但其專業性更強,功能作用不可替代。

   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增加。截至今年,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達到40.4萬個,養老機構的護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62.2%,為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30余萬張。“我們的服務內容涵蓋機構養老、社區服務、康復指導、輔具租賃及適老化改造等,以‘1+N’機構社區聯動全覆蓋模式,滿足老年群體的多樣化服務需求。”內蒙古包頭伍心孝榮智慧康養服務中心負責人魏巍說。“在一系列政策舉措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智慧養老、康養綜合體等新業態不斷出現。”魏巍告訴記者。

   居家養老是我國最基本、最普遍的養老方式,承擔了超過90%的養老服務需求。為滿足日益多樣的居家養老需求,當前,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乃至上門打針、上門體檢、上門護理、上門康復等專業的養老服務逐漸走進家庭。同時,越來越多的地方將適老化改造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設中。

   社區養老作為養老服務的重要依托,為居家養老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地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成效顯著。廣東全省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2.1萬個,農村覆蓋率超七成;重慶建成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2800多個、農村養老互助點近8000個,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實現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構建起功能完善、群眾可及的社區養老服務新格局。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正推動三類養老服務貫通協調,加強各類養老服務在老年人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場景的協調聯動,讓老年人無論在家庭、社區還是機構,都能夠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務。

  科技持續賦能

  早晨起床,機器人與老人互動;飯后,機器人提醒老人服藥;日常生活中,陪老人聊天、健身,幫助老人與親友通話;危急時刻,機器人快速監測跌倒并一鍵呼叫家人、社區和醫療機構……森麗康科技研發的“小麗”系列機器人的介紹和演示,吸引了觀眾駐足。

   “我們積極發展智慧養老,將AI機器人作為核心載體,推動養老服務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輔助型轉變。”森麗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雅告訴記者。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科技養老、智慧養老理念在養老服務業中不斷興起。有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將達7.21萬億元。業內人士介紹,許多針對老年人群體研發的科技產品很受市場歡迎,將為養老產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目前全國多地正在發展智慧養老,讓科技為養老服務業深度賦能。“北京正加快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打造智慧養老康復輔具產業發展示范區,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在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等場景的應用。”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趙學剛介紹。

   今年4月,工信部公示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4年版)》,包括六大類共80個產品及解決方案,AI生命體征檢測儀、AI訓練輔助機器人等集合了人工智能技術的養老產品被列入其中。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院長杜鵬認為,隨著未來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對科技服務方面接受程度較高的人群將逐漸步入老齡化,科技養老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應提前做科技養老的相關產業布局,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難題亟待解決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

   專家表示,當前養老服務業在設施、人員、機制等方面還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適老化設施不足、專業護理人才短缺、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以及政策支持體系不完善、長期護理保障機制尚未健全等,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

   高雅認為,相關企業應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在效率提升與人文關懷間找到平衡,同時,構建“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生活服務機構+科技企業”協同生態,不斷滿足多元化養老需求。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認為,在老齡化、技術變革、產業迭代、商業革命等大趨勢下,將來養老“硬件”不是問題,“軟件”是大問題,“人才短缺是制約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性問題,而且是全方位的,不僅缺護理員,更缺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為解決我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存在的總量不足、年齡大、學歷低、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民政部等12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以發展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為重點,全方位吸引、培養、用好、留住人才,打造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德技兼備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杜鵬說,未來10年是我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期,照護和養老服務將面臨老年人口巨量增長帶來的挑戰,要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和制度,作出相應的調整。應推動養老服務從以服務特殊困難老年人為主向服務全體老年人轉變,從以政府供給為主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供給轉變,從以機構養老為主向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轉變,從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質量的醫養康養相結合服務轉變。

  (據《經濟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欧美综合区综合久青草视频|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插插插色欲综合网|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婷婷激情综合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熟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 欧美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