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王勇 近日,2025互聯網公益日數字技術適老助殘“智慧中國 人文中國 幸福中國——推進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建設高質量發展共同行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共同舉辦。 大會啟動了“推進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建設高質量發展共同行動”,上線“中國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建設意見建議平臺”“推進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建設高質量發展共同行動專題”。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戴煒發布了《推進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建設高質量發展共同行動方案(2025-2028)》。方案以“法治引領、社會協作、公益驅動”為核心原則,明確提出階段性目標。 到2026年年底,實現各地市財政資金建設的互聯網網站、服務平臺100%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技術升級,達標率不低于90%。推動各地新聞資訊、生活購物等民生服務重點互聯網網站、服務平臺完成技術升級,達標率不低于80%。 到2028年年底,達成全國政府政務、民生服務全領域互聯網網站及服務平臺適老化及無障礙技術升級全覆蓋,達標率提升至90%。同時,方案還規劃了建立常態化普查機制、創新執法模式、聯合用戶群體組織開展評測評價、推動技術共享與公益支持等具體實施路徑,為行動開展提供清晰指引。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信息無障礙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澄清表示,當前我國數字社會建設成果顯著,但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不容忽視。此次共同行動是落實國家戰略、彰顯制度優勢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協同發力的良好局面。他強調,互聯網行業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將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作為產品服務的重要標準,以技術創新推動服務升級,讓數字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共同繪就數字中國建設的溫暖底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聯七屆主席團副主席、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呂世明強調,面對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完善、信息服務對特殊群體友好度依然較低等現實問題,本次行動將推動互聯網產品與服務深度融入無障礙設計理念,讓特殊群體平等享受數字時代的尊嚴與便利,升級改造工作十分迫切,未來將在技術創新、標準制定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從理念傳播、執法力度、成果轉化等八個維度的強化行動綱領,確保共同行動扎實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