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委社會工作部的統籌引領下,花果園街道雙塔社區立足群眾多元需求,以“社工+志愿服務”模式為抓手,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服務形式,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專業賦能、全民參與的基層治理創新路徑,讓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攀升。 積極統籌謀劃錨定治理方向 面對轄區群眾需求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挑戰,南明區委社會工作部主動擔當,將雙塔社區列為“社工+志愿服務”模式試點單位,牽頭制定系統性治理方案。通過政策引導、資源調配和專業指導,推動社區打破傳統服務局限,以“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模式破解供需矛盾。 南明區委社工部發揮頂層設計優勢,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明確各方職責,為社區治理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撐。 多方協同聯動凝聚共治合力 雙塔社區構建起“黨委統籌、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治理生態。 一方面,聯動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社會組織等外部力量,為社區注入專業資源。例如,在開展“一老一小”需求調研時,區委社工部聯合炬光社工對高校學生志愿者進行專項培訓,從問卷設計、溝通技巧到數據采集規范,進行全流程指導,確保調研科學高效。 另一方面,挖掘內部潛力,鼓勵黨員、社區能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形成“紅色文化服務隊”“社區非洲鼓隊”等特色志愿團隊,實現資源整合與服務創新的雙向賦能。 按需精準施策服務提質增效 南明區委社會工作部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指導雙塔社區以需求為導向開展服務。通過廣泛調研,精準梳理出老年群體對健康管理、助餐服務的迫切需求,以及兒童家庭對課后托管、親子活動的期盼。 針對這些需求,南明區委社工部推動建立“居民點單、社工接單、社區響應”的服務閉環。例如,邀請八段錦愛好者李惠智老師開展日常健身活動,既滿足居民強身健體需求,又弘揚傳統文化;策劃“非洲鼓文化共融計劃”,以文化活動為載體,促進鄰里互動,孵化出“鼓樂+議事”自治項目,實現從文化服務到社區共治的延伸。同時,社工通過活動深入了解居民實際問題,及時介入干預,推動服務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升級。 長效機制護航激發治理活力 南明區委社會工作部注重推動社區治理的長效化建設,指導花果園街道雙塔社區建立需求動態跟蹤、服務效果評估機制。炬光社工定期回訪居民,根據反饋優化服務內容;社區黨總支聯合志愿者團隊,將臨時性活動轉化為常態化項目,如“社區非洲鼓隊”定期排練、八段錦每日打卡等,持續鞏固治理成果。 此外,南明區委社會工作部通過組織經驗交流、技能培訓等活動,不斷提升社工和志愿者的服務能力,為社區治理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雙塔社區的實踐表明,“社工+志愿服務”模式不僅能有效滿足群眾多元需求,更激發了社區自治活力。未來,南明區將繼續深化這一模式,以黨建引領凝聚合力,以專業服務傳遞溫度,推動基層治理向更高水平邁進,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社區新圖景。 (據貴陽市南明區委社會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