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李慶 鄉村教師是堅守希望田野的辛勤耕耘者,他們以智慧和愛心, 為鄉村孩子鋪就知識的道路。然而,長期的教學工作讓許多鄉村教師的眼睛不堪重負,近視問題成為他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擾。 自2015年起,北京茗視光眼科攜手卡爾·蔡司公司、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開啟“助鄉村女教師摘鏡”公益項目,通過九年的堅持與付出,為一百多名鄉村女教師送去了清晰的視界,同時對鄉村教育和孩子們的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 機緣巧合開啟公益征程 2015年6月,國務院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旨在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同年,北京茗視光眼科與蔡司公司、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攜手,踏上了一場長達九年的公益征程。 “助鄉村女教師摘鏡公益項目的發起,源于一次機緣巧合。當時,蔡司公司與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聯系,希望為鄉村女教師做近視眼手術,在北京市篩選合作醫院時,北京茗視光眼科憑借其專業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口碑被選中,成為第一屆活動的承辦方。但做完第一屆后,我們覺得幫助鄉村女教師特別有必要。”北京茗視光眼科CEO于泓回憶說。 “全飛秒手術是一種高科技的技術,上手術臺不到6分鐘,激光不到30秒就能結束,能讓人直接摘掉眼鏡,既安全又快速。我們希望這些老師摘了眼鏡回到鄉村學校,學生們看到老師擺脫眼鏡、看清世界的神奇變化,會對未來高科技產生憧憬,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幫助他們樹立更遠大的理想。” 于泓表示,中國是近視高發國家,一些鄉村學校的學生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缺乏科學的用眼管理,近視問題較為嚴重,而鄉村地區的眼科醫療資源相對薄弱,近視防控知識普及不足。“我們每次為老師做近視手術時,都會講兩次課,讓他們掌握近視防控的理論知識。希望通過這些老師把近視防控知識傳遞下去,對鄉村孩子的近視防控起到正向影響。” 同時,于泓個人的成長經歷也讓他對鄉村有著深厚的情感和責任感。“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更希望用實際行動對鄉村多一些關愛。基于這些考慮,北京茗視光眼科決定持續推動這一公益活動。” 精準篩選建立長期關懷機制 于泓告訴記者,每一屆助鄉村女教師摘鏡公益活動的篩選過程都嚴謹而細致。“首先,需要尊重教師的個人意愿,因為有些人可能對手術存在顧慮,即使免費提供手術也不一定愿意接受。此外,全飛秒手術對角膜厚度有要求,比半飛秒手術所需的角膜厚度更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的教師才能進入手術名單。” 同時,北京茗視光眼科還為每一位參與活動的教師提供近30項眼部檢查,通過設備間數據相互校驗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再由專業的醫生團隊認真分析眼部檢查數據,制定個性化矯治方案。 九年來,北京茗視光眼科克服重重困難,將“助鄉村女教師摘鏡”公益項目一屆又一屆地堅持了下來。“2020年和2021年由于外部環境的影響,鄉村女教師們無法來到北京接受手術。那兩年確實很遺憾,但我們沒有停止公益的腳步,在北京市內進行了招募,為其他教師免費做了摘鏡手術,讓公益活動得以延續。”于泓說。 由于項目的特殊性,每年的投入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于泓表示,“我們始終堅信,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堅持做下去,最終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價值。看到女教師們因為我們的幫助而重獲清晰視界,看到她們在鄉村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據介紹,為了確保鄉村女教師在摘鏡手術后的眼部健康,北京茗視光眼科建立了完善的術后跟蹤服務機制。“我們會成立專門的微信群,教師們術后有任何問題,無論是在當地復查的情況,還是日常的眼部不適,都可以在群里咨詢,北京茗視光眼科的專業團隊會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解答教師們的疑問。”于泓說。 多方攜手構建公益生態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匯聚各方力量,才能讓公益的火種越燃越旺。”于泓介紹,在九年的公益歷程中,北京茗視光眼科與蔡司公司、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等多方緊密合作,共同構建了一個可持續的公益生態。 項目中,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負責篩選鄉村女教師,并組織她們來北京參加為期近一個月的培訓,培訓結束后由北京茗視光眼科進行檢查和手術。“農家女學校的老師們一直為鄉村女教師提供公益性培訓,我們也受到了他們的感染,會不定期給學校提供一定的資助。”于泓說。 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校長李曉雯表示,“九年來,我們和北京茗視光眼科、蔡司公司攜手同行,在公益道路上收獲了溫暖和力量。希望通過公益活動把這種大愛帶回鄉村,溫暖千千萬萬青少年,把愛更好地傳遞出去。”“全飛秒技術是蔡司公司全球獨家的,手術中消耗的耗材是由蔡司公司贊助的,蔡司公司的支持也是公益活動能夠持續開展的重要保障。”于泓說。 北京茗視光眼科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醫療技術優勢,為鄉村女教師摘鏡手術保駕護航。在此過程中,各方緊密合作,共同為鄉村女教師的眼健康和鄉村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對于未來,于泓說,北京茗視光眼科將堅持開展助鄉村女教師摘鏡公益活動,并不斷進行項目的迭代升級。“我們會一直做下去,希望未來項目能夠惠及越來越多有代表性、有需要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