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支持老年人實 現自我價值,更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近日,民政部、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 推動實現老有所為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到2029年,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政策法律環境初步建成,阻礙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的不合理規定清理完成,“銀齡行動”等老年人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老年人教育、文化、體育服務供給更加高效,老年人社會參與能力逐步提升。到2035年,老年人社會參與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更加豐富,積極老齡觀成為全社會共識,老年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老年人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一是提升老年人政治參與水平。《指導意見》提出,保障老年人知情權參與權等合法權利。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標準,涉及老年人權益重大問題的,應當聽取老年人和老年人組織的意見。通過政務公開讓老年人更大程度參與涉及老年人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提高政府涉老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務管理的響應速度。 二是推進老年志愿服務常態長效開展。其中提出,豐富志愿服務內容。圍繞實施國家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鄉村振興、科教興國、健康中國、全民健身等領域志愿服務。聚焦民生需求,積極組織扶弱助殘、扶老愛幼、衛生健康、支教助學、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務。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注重項目引領,推進老年志愿服務項目化運行,做優做強“銀齡行動”等老年志愿服務品牌,支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點的志愿服務項目。以特殊困難老年人、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為重點,采取菜單式服務、“結對+接力”、“以老助老”等方式,提供長流水、不斷線的志愿服務。 同時,完善志愿服務保障。指導老年志愿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內部治理效能和專業服務水平。加強志愿服務培訓,幫助老年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服務工作者提升政治素養,提高技能水平。整合基層各類老年志愿服務陣地,促進協同聯動。做好老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注冊認證、志愿服務記錄和證明出具等工作。廣泛宣傳老年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鼓勵采用服務積分、時間儲蓄等方式,增強老年志愿者的主動性和榮譽感。 三是提升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質量。《指導意見》明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普惠性老年教育,鼓勵行業企業、相關社會組織和個人設立老年教育發展基金。促進老年教育同養老服務、文化等融合發展,擴大老年人社會交往需求。 四是強化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指導意見》明確,通老年人維權渠道,探索開辟綠色通道,依法處理針對老年人的違法行為。健全法律援助協作機制,提高老年人法律服務質效。優化社會參與支持環境。提升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以及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適老化水平,加強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為老年人社會參與提供便利。 此外,《指導意見》還要求發揮社會組織支持作用。引導各類涉老社會組織發揮特色優勢,組織發動老年人以多種形式參與民生保障、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環境治理、全民健身等事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