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科技賦能,構建助殘公益新生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科技賦能,構建助殘公益新生態

■ 本報記者 王勇

   5月16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指出,殘疾人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新征程上,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切實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需要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的各類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新時代新征程上,如何才能凝聚各方力量通過多元協同構建助殘公益生態?助殘公益如何在促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上體現新擔當?

   近日,在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集善助殘公益論壇上,來自殘聯系統、社會組織、企業、高校、媒體等領域的專家,以“融合·創新·共享——探索助殘公益生態新動能”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交流。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趙素京表示,“融合是助殘公益生態構建的核心要素;創新是推動助殘公益事業不斷前行的關鍵動力;共享是助殘公益事業的最終目標。最終要形成政府、市場、社會、殘疾人主體多元協同的助殘公益可持續發展生態。”

  新時代新征程新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一方面要以中國式現代化來指導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是要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以推進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北本┐髮W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表示。

   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但目前還面臨著很多挑戰。陳功表示,一是殘疾人口規模巨大,“特別要注意的是殘疾老齡化和老齡殘疾化交織是未來十到十五年我們面臨的一個關鍵性問題?!?br>
   二是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高,社會保障需完善。相當數量的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仍較為困難,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三是殘疾人服務需求旺盛,服務水平差異大。殘疾人就學就醫、康復照護、無障礙等多樣化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殘疾人公共服務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欠發達地區、農村和基層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尤其薄弱。

   四是殘疾人共建共治共享能力不足。歧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殘疾人社會參與能力不足。無障礙設施建設仍需加速。亟需推進更加積極的殘疾人就業政策。

   殘疾人事業的現代化,離不開助殘公益高質量發展。一系列挑戰的存在,導致助殘公益需求日趨旺盛,也給助殘公益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提供服務到生態建設

   助殘社會組織是助殘公益的重要主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中國殘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助殘社會組織,發展殘疾人公益慈善事業,廣泛開展志愿助殘服務”。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助殘社會組織是否能夠回應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委托南開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浙江大學教授朱健剛發布的《從提供服務到生態建設——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狀況調研報告》顯示,政府、慈善和商業等跨界力量的互相交織導致我國助殘社會組織的發展脈絡和分類體系極其復雜,助殘社會組織、殘疾人組織、殘疾人服務機構既自成體系,又彼此交融,由此塑造出多重樣態的殘障公益生態。

   報告顯示,助殘社會組織成為推動我國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一是以慈善救助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二是以法制建設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三是以就業增收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四是以賦能發展提升殘疾人可行能力。

   與此同時,報告也顯示,助殘社會組織的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是我國社會組織從“數量為重”到“質量為先”的轉型發展,對助殘社會組織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我國殘疾人公共服務需求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深刻轉變,對助殘社會組織公益服務技術的升級創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三是內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對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多元化資源籌集能力帶較大沖擊。四是我國殘障公益發展主線從提供服務到生態建設的轉變,對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上述挑戰,我國助殘社會組織在夯實專業化服務水平的同時,也應當更加重視殘障公益生態建設。構建由政府部門、殘聯、助殘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助殘志愿者、殘疾人及其家屬等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殘障公益共同體,成為推動我國助殘社會組織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敝旖倧娬{。

  科技賦能創造新未來

   在政策鼓勵和實踐演進中,我國助殘公益生態逐步呈現“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參與+科技企業賦能+公眾動員”四位一體格局。

   陳功表示,科技助殘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之一,表現為三大趨勢:一是輔具產品、福祉科技產品從“工具型”走向“智能交互型”。二是服務模式從“統一配置”向“個性化適配”轉變,提升精準性與可持續性。三是數據驅動服務決策,實現精準識別、匹配服務資源。“要緊緊抓住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機遇,著力創新助殘公益服務的供給機制與模式,提升殘疾人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敝袊壬坡摵蠒睍L、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強調。

   孔東梅表示,一方面要強化技術賦能推廣應用,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新技術,推動產品創新、項目創新,提升服務殘疾人的精準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做好傳統慈善救助的同時,兼顧對殘疾人朋友的人文關懷、精神關愛、自我發展、技能提升等領域,提升助殘服務的綜合性。

   科技為助殘公益帶來了新動能,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陳功認為,一是科技賦能助殘:智能化與數字化的深度應用;二是社會力量協同:企業與社會組織深度參與;三是就業創新路徑:公益創業與商業融合的可持續模式;四是服務專業化路徑:志愿服務的制度化與精準化;五是區域協同路徑:資源共享與跨域合作;六是無障礙環境建設:無障礙設施與智能輔具適配。

   這些新的發展機遇對助殘社會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老助殘應該成為數字公益的重要場地,展現數字技術的力量。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慈善組織正在被時代賦予新的使命,需要升華集善數字平臺,集百萬、千萬、億萬之善實現政社深度融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表示。

   為了推動助殘公益從單一服務向生態化建設轉型升級,論壇上,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布了“集善助殘公益生態共建行動”倡議,并啟動“集善助殘公益生態共建行動”。

   “我們提出‘探索助殘公益生態新動能’就是以‘融合·創新·共享’為內核,通過融合打破壁壘,讓政策、技術、資源在協同中迸發新活力,同時創新突破瓶頸,讓科技賦能和服務模式的成果轉化為殘疾人觸手可及的幸福,通過共享凝聚共識,讓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殘疾人兄弟姐妹?!壁w素京強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久久综合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久久综合视频网|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