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推動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積極探索“專業社工+志愿服務”協同發展模式,依托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優勢,有效凝聚合力,促進志愿服務精準化、多樣化,助力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構建 “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新格局。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治理體系。健全區委社會工作部統籌、街道主抓、社區落地、社會參與的“四位一體”治理機制,推動社工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社工服務全覆蓋。依托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勞動者驛站等平臺和資源,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引領作用,聚焦群眾需求和新就業群體關愛,提升服務精準度。 截至目前,全區注冊志愿者人數突破10.2萬人,社工人才隊伍達到500余人。建成多功能綜合志愿服務陣地1個、基層志愿服務站點293個,區域性黨群活動服務中心1個、司機之家3個、紅色服務驛站78個。 精準發力,打造 “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新品牌。 結合傳統節日和“3·5”學雷鋒紀念日,精心策劃愛心幫扶、健康惠民等13項“小而精”的主題志愿服務活動。聚焦“一老一小一糾紛”等治理重點,實施“情暖桑榆關愛困境老人”“孤老不孤空巢不空”“大手牽小手夕陽托朝陽”等志愿服務項目,組織志愿者為特殊老年群體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貼心服務。 聚焦未成年人成長需求,實施“情暖童心·相伴同行”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項目,開展課業輔導、心理疏導等活動300余場次,900余名志愿者參與服務,惠及困境兒童3000余人次。聚焦基層矛盾調解,培育“老賈說事”“鄒琴調解室”等特色議事品牌,社工帶領志愿者成功化解鄰里糾紛、物業矛盾等各類問題,解決群眾“關鍵小事”3250件,推動形成“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的糾紛調處機制,實現了志愿服務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 創新機制,激發 “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新活力。 建立“五社聯動”長效機制,整合社區、社工、社會組織、志愿者和慈善資源,推動基層治理創新發展。按照省委社會工作部印發的《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組建工作專班,明確責任分工,借助第三方社工機構蘭州愛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專業力量,推行“項目化運作+品牌化孵化”模式,打造“社工策劃+志愿實施”的協同服務場景,在社區治理、困境群體幫扶等領域形成“專業指導+規模覆蓋”的乘數效應。例如,南街街道西來寺社區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整合轄區日間照料中心、藍天救援隊、張掖醫專及共建單位等資源,凝心聚力打造“西心同行·共赴陽光”志愿服務品牌,形成“專業服務+多元力量”的服務模式。 創新激勵機制,將志愿服務納入社工人才評價體系,發揮社工機構的樞紐作用,培育發展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形成“專業帶志愿、志愿補專業”的良性互動格局,實現社會服務效能的最大化,釋放基層治理現代化新動能。 (據甘州社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