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名涉罪未成年人重歸正途、5人考入高等院校……這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人民檢察院自2024年開始探索“檢察+社工”未成年人幫教模式以來取得的成果。 日前,在淮陽區檢察院未成年人辦案區“淮小未”工作室里,3名涉罪未成年人正在宣讀誓詞:“我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將做一名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新時代好少年。” 面對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矯治難題,淮陽區檢察院打破傳統司法辦案模式,聯合專業社工組織融入“淮小未”辦案團隊,構建“三同步”(同步介入調查、同步評估聽證、同步跟蹤幫教)工作機制,實現司法保護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 在同步介入調查環節,社工團隊提前介入案件,通過走訪社區、學校,目前已形成社會調查報告26份;在同步評估聽證環節,已邀請人大代表、社區居民代表等召開聽證會15場,13名符合條件的涉罪未成年人被附條件不起訴;在同步跟蹤幫教環節,由檢察官與社工組建“1+1”幫教小組,制訂個性化幫教方案16份,開發“線上+線下”雙軌幫教系統,累計開展遠程輔導136次。 針對監護缺失的家庭,淮陽區檢察院發出督促監護令26份,建立“檢察官+社工+家庭教育指導師”聯動機制,通過“家訪指導+定期評估+動態跟蹤”模式,推動“甩手家長”向合格監護人轉變。 淮陽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梅芳說,“‘檢察+社工’模式實現司法資源與社會資源的精準對接,將未成年人保護‘治已病’的司法實踐,轉化為‘治未病’的社會治理創新,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創新實踐。” (據《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