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北京地鐵“通勤大軍”中,人們或許可以看到這樣一幕:一只身著紅色馬甲的拉布拉多正引導一位中年視障人士在人海中穿行。 今年滿12歲的“芒果”是一只導盲犬,而這件紅色馬甲正是它的“工作服”。“這是我的導盲犬‘芒果’女士,也是我的家人。”視障人士王志華這樣介紹這位相伴九年的伙伴。在“芒果”的幫助下,王志華不僅可以乘公交或打車穿越大半個北京,通勤上班,甚至可以坐高鐵、乘飛機遠行。 如今,越來越多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向導盲犬敞開大門,更多中國視障人士得以享受導盲犬帶來的便利與陪伴。在國際導盲犬日到來之際,王志華和“芒果”的故事折射出中國社會這一悄然發生的變化。 現年43歲的王志華與同為視障人士的妻子在北京工作、生活。“最初聽說導盲犬是盲人的第二雙眼睛時,我想沒有一個盲人不心動。”王志華回憶道,正是這句話激發了他領養導盲犬的決心。 經過一段時間等待,2016年王志華在中國導盲犬培訓基地與“芒果”結緣,從此開啟了長達九年相互陪伴的生活。 “芒果”是一只訓練有素的導盲犬。陪伴王志華乘坐飛機、地鐵時,它就安安靜靜地趴在地板上。“有一次,直到下飛機,乘客才發現機艙里還有一只導盲犬。”王志華說。 據“芒果”的培訓學校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介紹,像“芒果”這樣的“畢業生”至少可以記得住30個口令和5個以上目的地。這一培訓基地是中國首家提供導盲犬繁育、培訓、應用等專業指導的非營利機構,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向視障人士免費提供400余只導盲犬。中國于2018年頒布了導盲犬國家標準,為導盲犬培訓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在王志華工作的公司,“芒果”有一張印有名字的工牌,以便其自由進出工作場所。當主人工作時,它就趴在主人腳邊安安靜靜地休息、等待。王志華打趣說,“芒果”對自己的身份很自豪,“能感受到被尊重,走路從來都仰著頭”。 如今,王志華無論帶“芒果”走到哪里,遇到更多的是接納和友善。但他曾經也為帶導盲犬打車被拒載而苦惱。也正因對視障人士這一困境的關注和發聲,王志華2019年受邀加入滴滴出行,參與設計并推出導盲犬無障礙出行服務。 該項服務為平臺注冊的攜帶導盲犬用戶優先派單,并通過語音播報和短消息等形式,提醒司機為攜帶導盲犬乘客提供必要幫助。司機在服務此類用戶后,會獲得榮譽勛章、每單10元等多種激勵。 據悉,該服務自2020年9月上線以來,截至2025年3月,已覆蓋139個城市,超過310萬滴滴司機完成了無障礙服務認證。 “這些年來,整體環境在不斷改善。”王志華感慨道。2015年起實施的《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規定,視障人士可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許多地鐵站也已張貼“歡迎導盲犬”的標識。公眾對導盲犬的接受度大大提高,越來越多盲人也開始走出家門。 2023年,中國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以法律形式保障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導聽犬、輔助犬等服務犬時能夠獲得便利。 相伴九年,“芒果”不僅是王志華的“眼睛”,更是他的家人。回憶初相識,王志華記得它引導自己過馬路時,起初只是執行標準動作。“當時和我還沒有什么感情。”但熟識后過馬路,“芒果”會用頭擋在王志華的腿邊。 “芒果”曾多次為王志華抵擋風險。“遇到危險時,它會毫無保留地保護我。”王志華說。 講到這里,“芒果”仿佛聽懂了一般,站起身來走到王志華身邊,用頭輕抵他的膝蓋。“知道我們在夸你,是吧?”王志華邊說邊撫摸著它的頭。 但12歲的“芒果”已接近“退休”年齡,談到未來,王志華心情有些沉重。九年來形影不離,連妻子都打趣說:“你和‘芒果’在一起的時間,比和我還多。”前些年妻子的導盲犬“小杰”離世,讓夫妻二人均體會到別離的沉重。“那一個月,家里一點聲音都沒有。”王志華回憶說。 如今,王志華夫婦還不斷為“芒果”即將到來的“退休”做心理建設,希望用無條件的愛與呵護,守護這個陪伴他們多年的“家人”。 (據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