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日前,廣東省首部社會救助服務地方標準——《社會救助社會工作服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佛山發布。該標準由佛山市民政局指導、禪城區民政局牽頭編制,標志著佛山市在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推動民生服務高質量發展、創新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上邁出關鍵步伐。 發布會以“分層分類筑民生,標準引領啟新篇”為主題,通過短片回顧、成果發布、專題培訓等形式,全面展現了《指南》的制定背景、核心內容與實踐價值。 據了解,自2013年啟動“愛的六平方”社工項目以來,佛山市禪城區逐步構建起涵蓋心理健康干預、就業賦能等領域的特色社會救助服務體系,年均服務困難群眾超3500人次。此次發布的《指南》聚焦基層社會救助服務痛點,系統整合服務提供、資源鏈接、質量評估等8大標準化流程,首次明確社工在社會救助中的專業定位和技術規范,推動社會救助從“經驗驅動”向“標準引領”升級。 “這份標準既是十年改革實踐的成果集成,更是民生服務提質增效的行動綱領。”禪城區民政局局長江漢基指出,《指南》在機制設計上兼具規范性與創新性:一方面細化“精準幫扶”標準化流程,另一方面打造“造血式幫扶”能力培育體系,同時搭建社會力量協同參與平臺,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佛山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平海在發布會上指出,《指南》的發布是落實“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戰略部署的關鍵舉措。近年來,佛山市以改革創新為驅動,持續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佛山樣板”,為社會救助領域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發布會現場同步啟動《指南》應用專項培訓,邀請標準化專家深度解析服務流程、技術規范及評估機制,并通過案例推演、互動研討等形式為基層民政工作者精準賦能。 參會代表紛紛表示,《指南》的發布標志著社會救助領域標準化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不僅為基層社工提供了科學化操作框架,更為推動救助服務向專業化、精細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下一步,佛山將以全面實施《指南》為抓手,圍繞“黨建領航、機制完善、改革攻堅”三大戰略方向,系統推進民生保障體系現代化建設,以更高站位開啟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據佛山市民政局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