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姨,明天廣場上有學雷鋒紀念日活動,你要是空閑的話就過來參加。” “50積分可以兌換一袋洗衣粉和一把衣架。” “這幾年,隨處可見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對我們居民特別關心,服務周到又細致。” …… 近年來,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人民路街道水川路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新模式,推動社區優化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之家、社區廣場等資源,發動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商鋪商戶等力量,打造志愿服務平臺,形成了以黨建為引領、網格為依托、服務為載體的多元治理格局。 在水川路社區的愛心發屋內,身著志愿服的理發師張小霞正在為69歲的老人白宗彩剪頭發。張小霞手法嫻熟、動作流暢,“咔嚓咔嚓”的聲音甚是溫暖人心。“怎么最近頭發變少了,還是和之前一樣,右邊留長一些嗎?”在交談中,一個干凈利落的發型就剪好了。看著鏡中的自己越發清爽利落,白宗彩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說:“我拿著社區發的‘愛心理發卡’,過來剪頭發,剪得很好,只花了5元。” 原來,水川路社區以“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的聯動模式,因地制宜組建了一支10元以內的幸福義剪志愿服務隊。而白宗彩手里的“愛心理發卡”,正是社區根據轄區居民生活需求而專門派發的。 “這支志愿服務隊的組建依托的是社區便民理發店,理發店針對轄區60歲以上老人提供5元剪發活動,轄區的工會會員、環衛工人提供10元剪發活動,一些家庭困難的老人免費理發,日常結合社區工作及便民活動等,還提供上門剪發服務。”白銀區水川路社區黨委書記陳其麗說。 “社區為我提供了房屋裝修以及房租優惠等政策,我為轄區的老人、環衛工人等提供專業剪發服務,憑借‘愛心理發卡’可以享受5元剪發或者免費剪發服務,把暖心服務送到轄區群眾心坎上。”張小霞說。 水川路社區依托網格體系,暢通聯系群眾渠道,廣泛吸納網格員開展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線上線下多渠道收集居民訴求,形成“需求清單”;廣泛動員社區黨員、志愿者、專業社工將優勢形成“資源清單”。社工站將居民“需求清單”同“資源清單”按類別進行對接,形成“服務清單”,并以服務清單為抓手,開展相關專業服務。 “我們每天在轄區進行日常巡查,結合日常巡查,發現有問題及時解決,經過入戶了解居民家里的情況及他們的需求,會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水川路社區第十網格網格員李招霞說。 未來,水川路社區將繼續擴大便民服務覆蓋范圍,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積極組織開展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便民活動,在發揮社會工作者專業優勢的同時,發揮志愿服務的人力優勢,形成優勢互補、實現疊加效應,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后期,社區打算逐步拓展家電維修、汽車維修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將社區資源融合起來,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服務。”陳其麗說。 (據《白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