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記者從“江蘇民政這五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江蘇省民政事業取得明顯成效,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五年來,江蘇省根據居民遇困情形的變化,相繼出臺低保工作規程、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認定辦法、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調整完善救助認定條件,適度降低準入門檻,強化擴圍增效;同時,打破戶籍地限制,推動實現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將臨時遇困群眾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江蘇省持續深化“溫情救助”改革,構建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低保標準城鄉一體、市域統籌,全省共保障低保對象64.5萬、特困人員20萬,低保標準平均每人每月873元,89萬建檔立卡對象通過低?;蛱乩ЧB實現脫貧。 江蘇省還加強特殊群體保障,近20萬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人獲得養老服務和護理補貼,孤兒集中和分散養育標準位居全國前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分別惠及105.3萬人、108.2萬人,累計實施臨時救助120萬人次,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等臨時遇困人員12余萬人次,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點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五年來,江蘇老齡政策法規體系逐步完備,全省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升,長護險制度在13個市實現全覆蓋。各地成功創建163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培訓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227.44萬人次。 江蘇省著力構建“蘇適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率先完成老齡機構改革任務,全省共建成養老機構2200余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8萬個、助餐點8000余家、互助養老睦鄰點2066個,為358萬老年人提供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為24萬戶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初步形成原居享老、社區安老、機構頤老“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發展格局。 在為小方面,江蘇省傾力打造“蘇童成長”服務品牌,建成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站1487家、選配村(居)兒童主任2.3萬名,率先創建“3+4+N”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機制,精準保障47.5萬困境兒童,關愛保護2.05萬留守兒童,全面摸排建檔流動兒童,納入關愛保護范圍,呵護困境兒童健康茁壯成長。 ?。〒赌暇┤請蟆罚?!--/enp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