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8日,除夕,汨羅市友誼河畔,爆竹聲聲。 湖南省汨羅市歸義街道友誼河社區,一隊佩戴“‘三助’服務”紅袖章走街串巷的老人特別打眼。他們是社區“三助”養老協會會長任奇志和會員們,在“老老互助”中迎接新春。“萬戶康寧福壽長,千家納福心常樂。”任奇志走進社區孤寡老人李奶奶家,送上新年物資,與同來服務的老人楊建根、王曉兵一起,幫李奶奶家貼春聯。“大過年的,你們又來了,使不得呢!”李奶奶笑了,拿出糖果招待。“您老高興就好,過年要特別注意用電用火安全,有需要打電話,我們隨叫隨到。”任奇志與李奶奶道別后,又帶隊看望下一戶老人。“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又要老有所為。”走訪間歇,75歲的任奇志談起“家門口養老”滔滔不絕。像他一樣,為社區治理發揮余熱的老人有50多位。“什么是‘三助’養老服務?”記者問。“‘三助’養老,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進行的新時代養老服務改革。”任奇志介紹,政策資助是前提,市、鎮、村抓政策鼓勵、抓示范獎勵、抓機制激勵;老人互助是主體,老人之間日常陪伴、照看、服務,自愿自發進行“老老互助”;愛心幫助為補充,靠社會各界主動募一點資金、捐一點物資、投一點服務。 記者感嘆,在這里,“家門口養老”正在照進現實。 “那可不!汨羅‘三助’養老服務改革,成為全國城鄉社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呢。”任奇志說,“三助”養老服務,化解老人“做飯難”、日常生活單調等問題,滿足老人“家門口養老”意愿,還解決在外子女的后顧之憂。 寫春聯,唱大戲,吃團圓飯…… 友誼河社區“三助”養老服務中心,與社區“聯署服務”。閱覽室、書法室、棋牌室、保健室一應俱全。紅紅的福字映紅老人的笑臉,其樂融融。 在“暖心食堂”,吃完午飯的老人,邊曬太陽邊聊天。王曉兵告訴記者,一餐8元就能吃好,60歲以上老人補貼餐費的20%,70歲以上老人補貼餐費的30%。社區專門購置電動車,由志愿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養老服務中心,是社區閑置房子改造出來的。”友誼河社區黨總支書記向哲介紹,汨羅市民政局根據政策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市殘聯提供專業的康復訓練設備,社區醫院結對愛心義診,社區志愿者兩人一組為老人服務,托起幸福“夕陽紅”。 汨羅市民政局局長黎保國告訴記者,汨羅已建成23家“三助”養老服務中心,在建和準備建的14家,以15分鐘生活圈為輻射半徑,覆蓋老人1萬余人,逐步實現“家門口養老”目標。 黎保國說,汨羅打造的“智慧養老”平臺新年有望開通,為汨羅老人提供居家養老、康養結合、醫養結合、人員培訓、志愿服務等,讓轄區老人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生活更有品質。 (據《湖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