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1月1日,由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杭州市婦女兒童健康服務中心“杭小育劇場”精心打造的原創育兒微短劇《成長的小腳丫》溫馨上線。微短劇共12集,劇中的育兒場景引發不少家長共鳴。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持續深化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構建“托得便、托得起、托得好”的多層次普惠托育服務體系,著力破解“入托難”“入托貴”問題,服務杭州的“小伢兒”健康成長。 堅持廣覆蓋、全周期努力實現“托得便” 在社區端,杭州積極規劃配建指標,實現托育服務設施場地“社區嵌入”。新建、已建居住區分別按照每百戶15平方米、10平方米要求配建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目前,新建居住區已同步規劃配建嬰幼兒照護服務用房385處、面積達8.9萬平方米。充分利用已建居住區“金角銀邊”,配建嵌入式托育服務設施,建成公建民營型社區普惠性托育機構115家。 臨平區優優托育園推出“夜托”服務,為18—36月齡的嬰幼兒提供17:30—24:00的夜間托育服務,目前已開放10個托位。 在單位端,杭州多部門聯合印發《杭州市推進用人單位托育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全市已有47家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開辦托育機構,實現“帶娃上班”;12家醫療機構成立杭州市衛健系統托育服務聯盟,推動就近入托、資源共享。 在拱墅區試點開展規范化小月齡托育服務的基礎上,杭州市加快推進2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注重環境創設和人員能力的提升,開展小月齡托育從業人員培訓16場、1378人次。目前,全市2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6647個,較2023年末增長2倍多。 立足多層次、多元化努力實現“托得起” 近年來,杭州出臺符合本地實際的普惠認定和精細化財政補償辦法,普惠收托每人每月可獲300—900元不等的補助。目前,全市累計發放收托補助1.07億元,普惠托位占總托位的比重達82%。 2024年9月起,杭州開展普惠托育“降本增效”行動,屬地政府、舉辦方、運營方共同分擔辦托成本,降低保育收費。在西湖區陽光社區西側一樓,文新街道免費提供室內外600平方米場地,引進第三方托育品牌開辦普惠性托育園。政府給予裝修補貼、承擔水電氣費用、提供免費培訓并減免衛生檢測費用等。該園區在降低運營成本后,托大班的保育費也相應下降。目前,全市已有首批47家機構參與“降本增效”行動。 杭州不僅補“供方”,還補“需方”。2024年9月起,杭州面向西部五區、縣(市)嬰幼兒家庭發放養育照護券,包括為普惠性托育機構入托的嬰幼兒發放每月600—1000元的托育券和每年40元的發育篩查券。目前,西部區、縣(市)已有超2萬人次成功申領養育照護券。 依托專業化、數智化努力實現“托得好” 2024年,杭州引進中國婦幼健康研究會培訓項目,啟動為期3年的“線上理論+線下實操+骨干專訓”相結合的托育從業人員規范化培訓行動。40余位國家級嬰幼兒健康發展領域專家入駐,全市3000余名從業人員參加。目前,杭州市已有8家托育綜合服務中心開展“融合托育”試點。 為讓家長托得更加安心,杭州發布《3歲以下嬰幼兒餐飲配送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還為全市普惠性托育機構、嬰幼兒成長驛站購買責任保險,同時全市范圍內的普惠性托育機構均啟用人臉識別智能設備,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善育在杭,醫育同行。2024年是杭州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內容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的第五年。杭州圍繞“緩解入托難、減輕入托貴、增強托得好”目標,高質量推進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建設。截至2024年末,全市共有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1565家、“醫防護”兒童健康管理中心92家、嬰幼兒成長驛站782家,總托位數達5.9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達4.7個、提前實現杭州市“十四五”規劃相關目標。 (據《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