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與中共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印發《成都市推進醫療機構醫務社會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市委社會工作部與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簽發,實現了醫務社會工作在統籌協調上的突破,體現了成都市對推進專項領域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回應焦點民生需求的重視。 《方案》強調衛健、社會工作、教育、民政等多部門協同推進。其中,衛健行政部門負責醫務社會工作總體規劃,統籌推進、協調,行業管理;社會工作部門協助開展醫務社會工作人才培育的政策支持,協助開展志愿者動員與過程管理;民政部門負責聯動協調救助政策、鼓勵公益慈善力量參與,支持醫療行業培育發展醫務社會工作專業類社會組織。 此次出臺的《方案》作為推介醫療機構醫務社會工作的方案,將醫療機構的醫務社會工作體系推進作為衛生健康服務領域社會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 據介紹,成都將在《方案》基礎上,著手在社區層面同步配套推進醫務社會工作的文件,圍繞群眾健康需求,聚焦基層健康治理實踐,針對醫院、社區、家庭等不同場景,結合“生物-心理-社會”多維度需求展開工作;通過形成跨專業整合性介入,使醫務社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環節充分發揮作用,進而構建起“醫院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健康社會工作”的社會服務體系,為推進醫務社工服務與基層治理奠定基礎。 在醫務社工崗位設置方面,《方案》明確將醫務社工崗位納入專業技術崗位管理范圍,并明確三級醫療機構應設置醫務社工崗,成立醫院社會工作部門,統籌推進醫院社會工作服務;鼓勵其他(一級、二級)的醫療機構,成立醫院社會工作組織和設置醫務社工崗位,開展醫務社會工作服務體系的建設,并分年度明確階段目標任務。《方案》提到,醫療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特色選擇相關的醫務社工服務內容。 在人員配置及來源方面,《方案》鼓勵各醫療機構通過社會招聘、部門轉崗、購買服務等方式配置專職醫務社工,通過招募或項目合作等方式,補充和壯大醫務社會工作人員隊伍。《方案》要求,探索推進醫務社會工作學科建設,鼓勵高等院校在醫療機構建立實習基地,健全聯合培養機制;逐步完善督導培育及管理體系,培育本土化醫務社會工作督導隊伍;鼓勵醫務社工開展實務研究,提升服務專業化、科學化水平。《方案》還明確了醫務社工的服務內容,包括圍繞患者的心理和社會需求,綜合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社會工作方法,為患者解決診療過程中的非醫療問題,開展心理社會服務、資源整合、醫患關系調適、志愿者管理、社區健康促進服務等六類專業服務。《方案》強調,要引入多元化社會力量,倡導社會組織成立醫務社會工作專項基金,培育行業發展;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對接社會資源,募集社會捐助,鏈接公益項目;積極招募愛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隊伍,形成“醫務社會工作者(社工)+志愿者(義工)”雙工聯動的醫務社會工作模式。 在投入方面,《方案》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加大資金投入,將醫務社會工作經費納入單位年度預算,保障專業人才薪資待遇,確保工作有序開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開展醫務社會工作服務,構建多元化、可持續的經費保障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