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12月5日是第39個國際志愿者日。當天,廣州市越秀區舉辦越秀區社會工作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紅棉惠愛”社工志愿服務隊伍授旗儀式,著力在全市打造“社工+志愿”隊伍體系越秀樣板,推動羊城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越秀區實名注冊志愿者近18萬人、志愿服務隊伍超1400支,人均志愿服務時長居全市前列;各類社會工作服務的社會組織227家,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超100個,持證社工1300余人。今年5月,越秀區成立區委社會工作部,瞄準轄區志愿服務和社會工作資源的契合點,積極推進“社會工作+志愿服務”融合發展和同步提升,大力培育社工志愿服務隊伍。 抓牢黨建引領這個主方向發揮組織動員優勢 今年以來,在市委社會工作部和市民政局的指導下,越秀區委社會工作部和區民政局堅持黨建引領,在全區227家提供社會工作服務的社會組織中,遴選48家資歷老、資質好的社會工作機構推動組建全區首個社會工作聯合會,覆蓋心理、醫療、教育、慈善等各類型社會組織。 成立大會上,越秀區為聯合會第一屆班子成員授牌。廣州市普愛社會工作服務社被任命為越秀區社會工作聯合會首屆會長單位。單位代表吳娟會長接到任命書后表示,“非常感謝越秀區如此重視社會工作,讓我們社工機構備受鼓舞,下來我將帶領聯合會各成員單位、社工們進一步發揮專業力量,以志愿服務為抓手,當好黨和政府的宣傳員、為民服務的執行員”。 繪好機制體制這個骨絡圖健全隊伍組織體系 抓好體系隊伍建設,是持續做好越秀志愿服務的根本。按照市委社會工作部關于組建“紅棉惠愛”社工志愿服務隊的工作方案精神,越秀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區民政局,在全市范圍打造“縱向+橫向”“專業+區域”立體化的“1+10+18”志愿服務隊伍體系。 通過發揮區社會工作聯合會統籌協調作用,帶領專業社工機構,組建1支區級“紅棉惠愛”社工志愿服務隊+10支區“紅棉惠愛”社工專業領域志愿服務分隊+18支街道“紅棉惠愛”社工志愿服務分隊,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志愿隊伍,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聚焦人民群眾衣食住行樂多元需求,以社區作為志愿服務主陣地、主場景,設計小而精、小而實的志愿服務項目,擦亮“黨建+社工+志愿”專業志愿服務工作品牌。 激活精神激勵這個源動力強化支持褒獎作用 凝聚志愿隊伍力量,是持續做好越秀志愿服務的磅礴活力。越秀區積極推進以精神激勵為主的褒獎機制,增強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者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活動現場發布了“秀美拾年榜”,表彰連續扎根越秀參與社會工作超10年的社會工作人才32個,擇優評選出“最美社會工作者”10名、“社會工作服務典型項目”6項以及優秀社工服務站3個、優秀社工服務機構6個。 在社會工作崗位為廣大越秀社區居民們默默奉獻十載的江曉賢社工表示,“作為越秀區一線社工,每天要面對的群眾非常多,但每一次陪伴群眾就醫問診、為老舊樓宇加裝好樓道扶手、幫群眾解決好急難愁盼問題,看到鄰里街坊們會心的微笑,我很有成就感,也會繼續堅定地走好社工這條路。” 牽住群眾路線這個生命線豐富服務供給渠道 推動服務品牌建設,是持續做好越秀志愿服務的長效動力。活動中,10支社工專業志愿服務分隊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堅持把走群眾路線擺在做好社工服務工作的第一位,共同發布了20個社工志愿服務清單項目,涵蓋了老年人服務、未成年人保護、醫療衛生、心理健康、應急救援、法律調解等10個領域,進一步豐富專業服務供給渠道。 此外,在人民公園南廣場,越秀區博采眾長,依托連續十年舉辦的志愿服務集市平臺,開展首屆越秀區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公益集市,28支“紅棉惠愛”社工志愿服務分隊共同參與其中,提供心理健康、醫療診療、守護陪伴等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服務。活動現場擠滿了前來咨詢服務的居民群眾,一張張滿意的笑臉是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的具象化。 (據《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