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24日,“2024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交流會”在百強縣市之首的江蘇昆山舉行。 此次交流會以“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內龍頭企業、鏈主企業以及成長性公司的數百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上市公司的ESG實踐、高質量發展路徑,以及資本市場的最新動態。 作為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有力抓手,ESG所倡導的經濟繁榮、環境可持續、社會公平的價值內核,與實現“雙碳”重要戰略目標高度契合。落實ESG行動的必要性、緊迫性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家和投資者的認同和響應。 “上市公司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石、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積極踐行ESG理念,發揮先鋒示范作用,責無旁貸。”證券時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周一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內ESG信披政策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重視ESG管理和實踐。今年4月,滬深北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引導和規范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填補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標準的空白。 令人欣喜的是,A股公司ESG信披透明度正在持續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2211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關報告,披露率達41.4%,創歷史新高。464家上市公司制定了“雙碳”目標,14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溫室氣體減排數據,兩項指標較2020年都有大幅增長。 “作為我國經濟的中堅力量,目前上市公司已經成為積極踐行ESG理念的先鋒和表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ESG研究院院長柳學信在演講時表示,ESG充分考慮企業、政府、員工、環境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期待,推動企業實現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為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分享經濟與社會發展成果創造了條件。 “ESG是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陣地。”柳學信建議,ESG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要利用國際語言講述中國故事,不斷對標對表國際通行規則,實現制度創新的對外開放戰略,“利用ESG實現中國的戰略目標,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中體現中國國情的重要性議題,實現國際規則體系的中國化。” 中國銀河證券ESG首席分析師、國際ESG中心負責人馬宗明在交流會上認為,ESG是在中特估及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企業踐行高質量發展重要的微觀抓手。ESG信披載體正由社會責任報告向ESG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轉變。從已發布的ESG主題報告結構來看,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上市公司數量依然最多,但發布ESG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公司數據增勢最為強勁。 (據《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