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近日,零碳能源證書自愿核證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建設推廣情況發布會暨國內首張零碳能源消費憑證頒發儀式在北京舉辦。該活動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委會聯合主辦,北京松杉低碳技術研究院承辦,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交易和認證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行業企業代表等出席活動。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于彤指出,平臺的建設是通過科學、公正、透明的核證機制,為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的生產和消費提供認證,促進非電可再生能源產品市場化交易和應用,并激勵支持更多企業、個人參與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說,平臺將為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的綠色價值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原司長李高說,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有著巨大的社會需求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平臺建設是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認證領域的重要創新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雙碳政策處處長程慧強說,我國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基礎較好,行業協會開展零碳能源自愿核證工作,將發揮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綠色價值實現的示范引領作用。 北京松杉低碳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洪榮介紹平臺建設推廣情況。目前平臺已接入生物質供熱和生物天然氣項目共42個,每日監測綠色蒸汽超過60000蒸噸、生物天然氣超720000立方米,可再生能源綠色價值已在生產端和消費端得以實現。 零碳能源證書認購簽約儀式上,簽約方完成零碳能源證書認購協議簽署,每張零碳能源證書交易價60元。在國內首張零碳能源消費憑證頒發儀式上,生物質能產業分會會長鄭朝暉為河南氫力能源有限公司頒發憑證,完成了平臺從證書申請、監測、核查、核發、認購、交易和消費全流程的閉環。 據介紹,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將繼續推動平臺建設,核證范圍逐步拓展到生物柴油、綠色甲醇、生物航煤等,涵蓋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的各領域,建立行業在線數據監測體系、國際綠色認證互認機制等。 (據《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