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格員積分兌換“積”出榮譽“兌”出干勁,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使命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智慧大腦”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加強群防群治綜合信息系統建設;搭建社區“小陣地”服務群眾“大民生”,整合基層多元共治資源…… 近年來,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1”即綜治中心,“6”即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綜合網格、“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N”即其他綜治力量)建設,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創新舉措,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推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 “小積分”撬動“大治理” “這些兌換來的物品,是對我們工作成績的一種肯定。”近日,湯塘鎮舉辦首次網格積分兌換活動,吸引了全鎮104名專(兼)職網格員參與,一名網格員領到兌換的物品后愉快地說 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揮網格化機制的保障作用,今年3月,湯塘鎮正式推行網格員積分獎勵制度,明確了積分獲取途徑和積分兌換細則,將“粵平安”平臺登錄頻率、網格手冊填寫質量、上報事件數量、參與矛盾糾紛調解情況、安全隱患排查情況、事件流轉有效性等工作內容納入積分考核范圍。積分工作由鎮網格工作室管理,對每一位網格員的積分明細按季度進行更新和公開,網格員可以用積分兌換相應價值的禮品。 “在積分獎勵機制作用下,網格員們在日常巡查、信息采集、事件上報、問題處置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有了明顯提升。”湯塘鎮網格工作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至8月期間,該鎮在冊的專(兼)職網格員獲取積分最少的有45分,最高的達105分,“粵平安”綜合網格服務管理平臺使用率上升212.90%,采集、上報和辦結的網格事件同比增加4.47%,網格化管理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網格員作為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其工作效能直接關系到基層治理的成效。據介紹,近年來佛岡縣以“1+6+N”工作體系為重要抓手,積極探索更多創新舉措,將網格化管理與社會治理創新深度融合,通過推行“積分制”等舉措,不斷激發網格隊伍工作動力,切實提升全縣社會治理整體效能。 “小探頭”守護“大平安” “龍山鎮提醒您,水深危險,請遠離水域。”近日,龍山鎮鶴田村幾個小朋友打算到河邊嬉戲,剛走到河邊,就被AI監控系統自動觸發的語音警告嚇了一跳,只好原路折返。 “一旦AI監控點位發現有人進入指定區域,系統會自動警告,同時將信息推送至指揮中心大屏。”鶴田村黨總支書記歐陽楚洪表示,他收到信息后立即到達現場,以確認孩子們已安全離開。 龍山鎮黨委副書記林業斌介紹,該鎮AI監控系統升級后,新增了人臉布控、車輛布控、騎行人不戴頭盔識別、區域入侵提醒、防溺水提醒、垃圾分類提醒六大功能,這些新增功能能夠對監控畫面進行智能識別、實時告警和事件記錄。 林業斌進一步表示,該鎮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深化“1+6+N”工作體系建設為目標,率先完成鎮、村兩級數字鄉村AI升級建設,積極推進村(居)、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等力量與數字鄉村視頻監控系統相結合,加強群防群治綜合信息系統建設,以“智慧大腦”引領鄉村治理現代化,讓“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成果惠及百姓。 截至目前,龍山鎮15個村(居)已實現數字鄉村平臺100%覆蓋,共設有“平安鄉村”視頻監控點位434個,一期升級AI監控點位100個。 “小陣地”服務“大民生” “我有時候會來這里和大家一起跳舞、聊天。”說起德星巷鄰里中心(以下簡稱“鄰里中心”)建立以來的感受,退休的羅阿姨表示,經常和鄰居一起在鄰里中心參加活動,分享生活的點滴,鄰里關系更加密切了。 近年來,佛岡縣以石角鎮德星巷為試點,針對無小區、無物業管理、開放式等居住區的治理難點,通過黨建引領,探索出圍繞1個黨建核心、構建2項制度、打造2支隊伍、夯實3大元素的“1223”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激發基層治理新效能。全面升級改造的鄰里中心,便是德星巷提升基層治理“鄰”聚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據介紹,鄰里中心按照“易進入、可參與、能共享”的理念分為辦公區、多功能活動區和休閑分享區三大區域,包括閱讀室、圖書角、小廚房和幼兒玩耍區等多個功能模塊,可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滿足居民日常休閑娛樂、讀書看報、親子互動等需求。 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從“單打獨斗”轉變為“多元融合”的治理模式,形成社會共治網絡,德星巷以黨建為引領,在社區黨總支的領導下成立居民理事會,由社區退休老黨員朱永花擔任理事長,形成“黨總支領導、理事會管理、居民共治”的治理格局。 有居民曾到鄰里中心反映,社區有一處道路臺階不明顯,經常有人摔倒。理事會收到反映后,第一時間給臺階涂上油漆,增添明顯標識,提醒路過的行人。 鄰里中心建成后,日常管理、維護由德星巷居民理事會負責,理事會成員工作日上午都會在鄰里中心接待群眾,收集整理群眾的意見建議,并及時進行協調處理,讓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截至目前,已接待居民1000余人次,解決實際問題300余件。“遠親不如近鄰,大家彼此之間和諧相處、互相照應,已經成為來到鄰里中心的居民們的共識。”朱永花表示,鄰里中心這個“小陣地”,時刻服務著德星巷的“大民生”,助力德星巷蝶變為和諧善美、環境幽雅的文明和諧社區。 (據《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