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為大力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積極引導老年人為經濟社 會發展作貢獻,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前發布《關于深入開展新時代“銀齡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2024年,全國老齡委有關成員單位、各省級老齡委做好“銀齡行動”籌劃安排,推動“銀齡行動”有序啟動,各省級民政廳(局)、老齡辦至少開展一項主題活動;2026年,“銀齡行動”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斷提高,成為長期開展的老年志愿服務項目;2028年,“銀齡行動”機制健全、制度完備、管理規范,成為我國老年人社會參與、老有所為的重要品牌。《意見》提出了六項主要任務。 一是鞏固拓展智力援助“銀齡行動”。加大部委系統、省際“銀齡行動”援助力度,廣泛動員教育、科技、農業、文化、衛生健康、體育等領域的老年知識分子參與。把“銀齡行動”融入東西部協作和省域內區域協調發展,引導老年知識分子助力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開展需求調研,動態更新需求,精準確定援助對象、援助規模、援助形式。貫通“銀齡行動”各環節,構建供給和需求反饋機制,推動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 二是創新開展基層治理和社會服務“銀齡行動”。重視發揮老年人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作用。鼓勵有條件、有意愿的老年人以志愿服務形式參與基層民主監督、移風易俗、糾紛調解、文教衛生、體育健身等活動。結合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為老年人參與“銀發巡邏”、兒童托管、互助養老、全民參保、扶殘助殘等提供便利,鼓勵老年志愿者參與探訪關愛特殊困難老年人、殘疾人,支持具備相應條件的老年人參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活動。 三是積極探索“銀齡行動”示范項目。《意見》要求,把“銀齡行動”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鄉村振興、科教興國、健康中國、全民健身等戰略相結合,延伸到經濟社會發展更多領域。以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為主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宣講“銀齡行動”,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千家萬戶。引導全國性涉老組織開展“銀齡行動”,培育和發展一批專業化、有特色、層次高、規模大的項目。 四是有效拓寬“銀齡行動”參與渠道。鼓勵各地搭建“銀齡行動”服務平臺。積極探索“互聯網+銀齡行動”服務模式,實現“銀齡行動”供需網上辦理。充分利用老年人原單位、所在社區的有利條件,為有意愿參與“銀齡行動”的老年人提供機會。培育壯大“銀齡行動”隊伍,組建全國“銀齡行動”志愿服務隊伍,各地可按需設立本級“銀齡行動”志愿服務隊。 五是提升“銀齡行動”管理服務水平。強化“銀齡行動”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管理,做好注冊認證、志愿服務記錄和證明出具等工作。普及老年志愿服務知識,提高“銀齡行動”服務水平。評估志愿者身體狀況,必要時安排行前體檢,制定應急預案。積極引進商業保險,做好志愿者安全保障。 六是加強“銀齡行動”品牌建設。加強“銀齡行動”理論研究。完善“銀齡行動”品牌內涵,做好品牌推廣。結合主題活動,組織開展“銀齡行動”啟動儀式、志愿者歡送儀式。開展全國“銀齡行動”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宣傳“銀齡行動”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先進事跡,展現老年人老驥伏櫪、向上向善精神面貌。 《意見》強調,加強組織領導,各省級民政廳(局)、老齡辦要把“銀齡行動”列入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安排,作為重點任務抓緊抓好,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新格局。同時,要完善投入機制,通過公益性捐贈、合作協辦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