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深化民政改革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 陸治原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深化民政改革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 陸治原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以下簡稱《決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作出重大部署,彰顯了我們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的鮮明政治本色。各級民政部門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貫徹《決定》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進一步謀劃好部署好實施好民政改革,以實際行動和更好成績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深入學習領悟《決定》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總體要求,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

   《決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為正確把握民政改革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決定》在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時指出,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闡述改革的分領域目標時指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闡述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時指出,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重要論述鮮明指出了改革的價值取向。進一步深化民政改革,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進社會消費預期,有利于擴大內需,抓民生也是抓發展。《決定》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意義、經濟價值。民政工作既有民生保障職責,又有服務經濟發展職責。進一步深化民政改革,必須牢牢把握民生改善同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提請各級黨委和政府將民政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積極通過發展經濟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積極通過民生改善來支持和促進經濟發展。

   堅持突出重點,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決定》再次強調更加注重突出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科學確定民政改革重點提供了有力指導。進一步深化民政改革,要在保障對象的普遍性、服務內容的基本性、政府職責的兜底性上下功夫。著眼于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養老服務等民生保障制度更加注重面向全民,逐步拓展民政服務對象;更加注重增強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推動城鄉和區域統籌;更加注重履行好政府的兜底保障職責,更好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參與作用。

   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決定》再次強調突出問題導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深厚的為民情懷,指明了改革的切入點、突破口、方法論。進一步深化民政改革,必須緊盯人民群眾實際需求,善于從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任務,切實提升改革精準性、針對性、實效性,使改革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擁有最廣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人口眾多,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著眼于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決定》在論述民生領域改革時,再次強調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切實把民生保障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也面臨許多深層次利益關系調整的難題。進一步深化民政改革,必須處理好“盡力”和“量力”的辯證關系,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動特殊困難群體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認真貫徹落實《決定》關于民政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不斷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

   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線、暖民心、防風險、促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決定》對民政改革作出系列決策部署,必須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

   立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老齡和養老服務政策制度。人口老齡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按照國際有關標準,當前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牽涉面廣、利益關系復雜,特別是面對養老服務供需不匹配、結構不平衡、城鄉差距較大等問題,深化改革的面廣、線長、任務重。貫徹落實好《決定》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的部署要求,必須加強應對策略的戰略統籌,把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必須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完善老齡工作體系,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工作統籌力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努力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路子。加強總體設計,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家庭等各方作用,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健全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增加護理型床位比例,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支持發展家庭養老床位,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改善孤寡、殘障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健全服務標準和綜合監管體系,加快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

   立足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社會救助、兒童和殘疾人福利制度是保障特殊困難群體衣食冷暖、促進共同富裕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截至2024年6月底,我國共有4037萬城鄉低保人員、474萬特困供養人員,以及一定數量孤棄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難和重度殘疾人,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對維護社會穩定大局至關重要。貫徹落實好《決定》關于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等部署要求,必須全面深化基本民生保障改革,更加有力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在社會救助方面,推動社會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風險、促發展”拓展,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推進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與農村防止返貧幫扶政策銜接并軌,推行“物質+服務”救助方式,健全覆蓋全面、分層分類、資源統籌、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體系,更好滿足困難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救助需求。在兒童福利方面,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按照適度普惠、分類精準原則,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福利保障政策,強化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權益保障機制建設,實施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守護工程,為兒童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在殘疾人福利方面,堅持“普惠+特惠”的原則,健全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加強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建立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制度,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切實增進殘疾人生活福祉。

   立足服務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進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改革。新時代以來,民政部門引導動員廣大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地名文化傳承發展,出臺婚姻、殯葬等領域系列惠民便民措施,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有效對接、相得益彰。貫徹落實好《決定》關于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應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完善供給制度、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標準,全面深化民政領域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改革。在社會組織方面,把制度改革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一手抓積極引導發展、一手抓嚴格依法管理,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健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推進社會組織協商,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鼓勵在華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全面發揮社會組織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中的潛力,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真正成為提供服務、反映訴求、促進和諧的重要力量。在區劃地名方面,健全完善黨中央對行政區劃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制度機制,發揮行政區劃在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資源作用。制定區劃地名文化保護傳承等政策文件,完善鄉村地名命名長效機制,推動地名資源信息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地名公共服務水平。在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方面,按照普惠均等、方便可及的原則,堅持殯葬行業公益屬性,繼續推進節地生態安葬,加快修訂殯葬管理條例,完善基本殯葬服務制度,加快補齊殯葬服務機構設施空白點。拓展婚姻登記管理服務內涵和外延,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加強婚介機構監管,倡導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風。

   立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慈善事業是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是第三次分配的有效實現形式。新時代以來,以慈善法為代表的慈善法規制度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以1.5萬個慈善組織為主體的慈善力量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慈善領域仍存在公信力不足、規模不大、監管效能不強等問題。貫徹落實好《決定》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的部署要求,促進慈善事業做強做優,必須堅決落實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新修改的慈善法,建立健全以慈善組織管理、慈善參與、扶持激勵、綜合監管等為主要內容的慈善事業制度體系;加強對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的監管,實施“陽光慈善”工程,規范互聯網慈善行為,防范各種牟利行為對慈善事業的侵蝕,維護慈善公信力;大力弘揚慈善文化,推動基層慈善創新,促進社會廣泛參與,壯大慈善規模,更好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

   扎實推動民政改革落實落地,開創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決定》對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作出重大部署。各級民政部門要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民政改革全過程各方面,加強組織領導,真抓實干,確保《決定》相關改革部署在民政領域落地生根。

   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黨領導民政工作的體制機制。將落實《決定》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民政改革的重要依據和核心任務,對標對表謀劃民政發展、制定民政政策、部署民政工作。推動民政各項改革事項納入同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獲得更多關心支持。健全部門協同落實的改革工作體系,著力破解跨領域、跨區域、跨部門重大問題,推動民政各領域改革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下轉03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网|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s|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成人久久综合网|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台湾佬综合娱乐|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国产巨作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欲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