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4日,在第二屆熱土鄉村大會上,阿里巴巴發布了助力鄉村振興的“熱土計劃2024”,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科技振興以及民生保障四大方向,推出19項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 記者了解到,“熱土計劃”是阿里巴巴2021年推出的助力鄉村振興的整體方案。過去三年多來,832個脫貧縣在阿里平臺銷售超4416億元,建成1266個菜鳥縣級共配中心、185個盒馬村,推動更多農產品走出大山、農民增收;培訓鄉村人才超22萬人次,培養超過16萬助農主播,AI標注、客服等數字新職業直接幫助25872名小鎮青年實現家門口就業;帶動社會力量持續投入“一老一小”為主的民生項目,覆蓋受益人數430余萬人次。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此次“熱土計劃2024”推出的19項新舉措,將在前三年成果基礎上升級模式、加大投入,持續為鄉村帶去更多扎扎實實的幫助。 聚焦四大方向推出19項具體舉措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據阿里巴巴鄉村振興基金總經理王威介紹,百品、千商、萬貨,是阿里巴巴持續助力產業幫扶的三個重點目標。新一年,阿里巴巴將深入農產品產業帶,在全國建成20個菜鳥產地倉,新增200個縣級共同配送中心、4000個村級公共服務站;淘天將孵化百個區域農產品品牌,打造25個縣區公共品牌;阿里旗下芭芭農場,新一年將直采超10億元農產品,讓1億平臺用戶通過互動參與助農;飛豬、高德將支持20個區縣打造文旅數字化能力,打造2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人才振興方面,阿里巴巴將關鍵詞落在“留人才、育人才、引人才”。比如,在各地的數字就業基地,阿里巴巴將提供10000個直接就業崗位,為70個縣域提供AI、電商、設計、文旅等技能培訓,培養多元化鄉村人才。 科技振興方面,“熱土計劃2024”重點將在科技創新領域加大投入、提供專項基金。新一年,阿里巴巴將聯合多方共建鄉村可持續發展實驗室,覆蓋產業、教育、文旅、醫療等多個領域;增加少年云部署,建成300間“云教室”,讓20萬師生擁有云電腦,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推動AI多癌早篩項目以公益方式落地更多縣域。 民生領域,“熱土計劃2024”將持續關注“一老一小”群體的公益項目建設,每年帶動1億人次參與鄉村公益;繼續落地“小鹿燈”項目,幫助2500名先后天重大疾病兒童;推進“小鹿媽媽”項目,為超11萬育齡女性提供孕產婦健康保障。 阿里巴巴在鄉村的一些特色項目也備受關注。比如,支持鄉村非遺手藝人入淘開店,提供入駐、培訓、直播流量、知識產權保護等多項舉措,讓傳統文化走入城市;優酷“星光點點”項目在20個省千余個鄉村/社區放映千場優秀院線影片,填補文化生活洼地。 王威表示,“熱土計劃”作為阿里巴巴集團重要的社會價值戰略已展開三年,會持續做下去。阿里巴巴希望能真正助力縣域鄉村實現“產業興旺,收入增長;青年返鄉,活力加強;技術下鄉,生活便利”的美好圖景。 鄉村特派員機制打造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樣板 農業農村部區域協作促進司負責人表示,民營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萬企幫萬村”到“萬企興萬村”,阿里巴巴集團充分發揮電商平臺企業的優勢特長,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幫扶模式。其創新推出鄉村特派員機制,以特派員為紐帶聚合各類資源,探索出互聯網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模式,為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阿里方案、貢獻了阿里智慧。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有來自阿里17個不同業務部門的24位業務骨干,分別被派駐到河北青龍、甘肅禮縣、青海平安等地,定點展開幫扶。劉琳即是其中一員。 結束在河北青龍的工作后,劉琳于去年11月回到浙江,到開化縣繼續做鄉村振興特派員。從河北青龍到浙江開化,劉琳覺得,這是阿里巴巴鄉村振興特派員機制的一次升級。 劉琳談道,“青龍是板栗大縣,板栗的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是全國板栗優勢主產區,當地面臨的問題是好品賣不出好價格。我們在當地主要是想幫助他們建立品牌,扶持當地企業發展,從農產品發展為農精品,實現產業轉型。在開化,我們想做的不僅僅是扶持當地企業,而是希望通過開展產業公益創投計劃,帶動村集體及村民增收,同時引入更多企業,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以此實現共富場景,實現‘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她提到的“產業公益創投計劃”,也是阿里公益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一次新的嘗試。為解決縣域發展資金、能力欠缺等問題,今年,阿里公益與浙江景寧、開化政府及部分企業發起“產業公益創投計劃”,共同投入資金和管理,同時阿里還為其提供營銷和設計等專業能力支持,引導當地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如景寧的“放心吃茶”系列產品,不僅延長了茶葉銷售期,把短產變長產,其分紅利潤還將用于村里“一老一小”幫扶項目。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利軍表示,“阿里巴巴一直致力于鄉村的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釋放數字力量來創造對縣域發展的價值,不折不扣、切實落實‘熱土計劃2024’各項舉措,把數字化的力量和溫度傳遞到鄉村。” (皮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