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3日,“云南省數字備災公益項目啟動會暨慈善力量參與韌性社區建設專題培訓”在昆明舉辦。活動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云南省慈善總會、愛德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主辦,云南連心社區公益基金會承辦。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王樹芬,省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林輝,省應急廳副廳長李志剛,省民政廳副廳長馬斌等相關部門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 據介紹,“數字備災”是在災害場景下,依托微信的數字核銷及用戶身份識別功能,讓受災群眾精準接收電子化的物資購買券,進而根據自身個性化需求在當地靈活購買相關物資的公益幫扶模式。該模式能夠在保證受助者隱私安全的前提下,讓慈善物資發放與領用實現全流程透明,達到精準救助的目的。同時,物資的本地化采買能夠節約運輸成本,從而在最大程度促進本地商業生態恢復。 此次啟動的云南省數字備災公益項目整體目標包括數字技術支持云南備災救災相關能力建設;搭建平臺助力云南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形成數字備災體系;連接更多省內社會力量,應用數字能力為受災群眾提供高效精準幫扶。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葛燄表示,今年8月開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投入相關資源,助力推動云南省的數字備災和韌性社區建設。其中,基金會將與云南省慈善總會合作,共同設立“數字備災資金池”,用于支持云南的災害預防與慈善工作;同時,聯合云南省慈善總會及社會組織搭建數字備災體系,開展數字備災/救災相關公益行動。 李志剛在講話中表示,“云南省數字備災公益項目啟動會暨慈善力量參與韌性社區建設專題培訓”活動的舉辦,將有助于慈善力量參與云南省災害應急,有助于提升基層社區和居民的抗災能力和災后修復耐力。 云南連心社區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蘭樹記表示,云南作為一個多民族、自然環境多樣、地形復雜的省份,其面臨的自然災害類型繁多,需要科學有效的災害預防、災害應對措施和災害管理系統,來提升社區和居民的抗災能力和災后修復耐力。在數字化備災和韌性社區建設方面的創新與實踐,對云南乃至全國應對這些挑戰,都具有重要價值和借鑒意義。 韌性社區建設離不開各方對困難群體、“一老一小”的重點關注。為積極落實民政部門有關“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加快形成“物質+服務”救助方式、健全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在“數字備災及韌性社區建設項目推介”環節,愛德基金會、壹基金、云南連心社區公益基金會分別發布了助老服務項目、殘障人士社區融合項目、留守兒童與困境兒童服務項目,在云南省內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可以申請合作。 (李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