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層社區、公益基金會,一方有需求、另一方有資源??砷L期以來,兩方由于信息渠道不通暢,導致部分資源需求只能限于屬地打轉。 近日,在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的指導下,上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首次開展“聚力計劃”2024上海社會組織交流對接服務活動。來自10個區的12個街鎮、10家基金會、8家社會服務機構成功牽手,共完成12個公益項目的簽約,項目覆蓋社區治理、為老服務、兒童關愛、助殘幫困、鄉村振興、賦能支持等領域,預計覆蓋服務對象1.1萬余人。 在上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看來,舉辦社會組織交流對接服務活動,是深化社會組織領域改革的有力舉措,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實踐。希望項目各方能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緊圍繞“民之關切、行之所向”,在活動中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服務手段,以改革創新驅動社會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社會組織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聚力計劃”是聚焦高質量民生保障和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所創新搭建的三方合作平臺,其中匯總了社區(需求方)在城鄉幫扶、社區治理、民生服務、文體活動等方面的需求項目,并動員基金會(資助方)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遴選社會服務機構(執行方)開展項目實施,深化社社合作,發揮各方優勢,創新社會服務。 推進中,相關負責人直言,想實現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并不容易。比如,不少由企業主導推進的公益基金會通常都有專業領域和項目具體方向。而基層社區的需求又往往“五花八門”。“這正是開展合作平臺的重要意義所在,讓優質的社區創意想法,不必受限于資源所困,擁有更多落地的可能。”項目負責人這樣理解。 翻閱首批項目項目清單,不難發現,覆蓋人群多樣、支持治理新模式是項目篩選的重要準繩。首批簽約項目涵蓋了為老服務、兒童關愛、鄉村振興等諸多主題。同時,在針對兒童關愛領域,還有一支創新探索“戲劇療愈”的專業團隊入選。 “聚力計劃意在有力撬動基層治理創新,讓更多社區工作者跳脫出刻板印象、傳統路徑,以更新、更多維的視角重新審視社區,并從中找到厘清矛盾癥結的鑰匙、抓手,真正實現賦能?!爆F場有專家這樣點評。 活動中,上海市黃浦區小東門街道、上海國泰君安社會公益基金會、上海市普陀區未成年人社會培育中心等分別代表需求方、資助方、執行方做了交流分享。項目各方紛紛表示,“聚力計劃”立足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開展需求排摸,為需求方解決了項目資金來源和優質服務供給的難題;為資助方對接到了優質的項目,進一步加深了基金會與社區的聯結;為執行方提供了展示優勢特色的舞臺,也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堅強保障。 據了解,“聚力計劃”將為構建更緊密的政社、社社合作關系開辟新路徑,為立足優勢、凝聚合力、創新服務拓展了新空間。此次簽約活動不僅是上一階段交流對接的成果,更是下一階段扎實推動社會組織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嶄新起點。上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將做實做強這一平臺,引導支持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創新服務,在參與解決社區急難愁盼問題中充分展現社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 ?。〒段膮R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