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目前,海南自貿港建設正處于快速推進中,需要更多專業人才。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與地方黨委、政府、社區及社會工作機構等攜手共進,著力深化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培養一批社會基層治理的專業人才。如今,學子奔赴海南的社會基層,服務好基層群眾,獲得大眾的認可和點贊。 畢業生扎根社工服務站獲點贊 “劉婆婆,今天身體還好吧,有啥需要給我們說哈!”7月8日,在臨高縣一社區,社工符桂蘭挨家挨戶對獨居老人、困難兒童開展入戶巡訪服務。 符桂蘭是海南政法職業學院2020屆社會工作專業的畢業生。從學院畢業后,她懷揣著對公益事業的向往,毅然決然選擇了社會工作這一職業,開啟了“助人自助”之旅。 3年前,符桂蘭派駐臨高縣鄉鎮社工服務站任負責人,以項目設計者角色,為臨高爭取了多個社區公益創投項目,并全程參與了項目的設計、督導、終期評估,受益17萬人次。今年3月,她入選“臨高縣社會工作人才獎”。 “很多專業知識在學校就實踐了,讓我在社工領域很快成長。”對于母校的培育,符桂蘭一直感恩于心。 于2013年設立的海南政法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已培養八屆324名畢業生。不僅在為社會培養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提升社會生活質量的專業人才,同時也注重積極踐行高校社會服務責任、履行社會擔當,引導廣大師生、社工組織主動融入基層、服務基層,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探索開展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融合發展新路徑。 致力培養新時代專業“社工人” 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海南政法職業學院社工專業較早就探索推行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專業教師經常性帶領學生開展現場教學、專業實踐、社會調研等專業活動,符桂蘭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在學校期間經常參與社會實踐經歷,對我的專業提升很有幫助,特別是工作后優勢更明顯。”提起在學校學習經歷來,符桂蘭不吝對學校的“周到服務”的贊揚。 “我們經常帶著學生出去進行社會實踐和職業技能競賽,所以社工學生積累了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實踐經驗,無論是選擇升學,還是選擇直接就業,他們在面試中都展現了較強的競爭力。”學院社會工作專業負責人、省海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林妍說。 談到學生的成長成才,社工老師們如數家珍。經過老師們的悉心培養,他們之中有的學生先后獲得海南省“互聯網+”公益大賽三等獎,海南省志愿服務項目設計三等獎等獎項,還有畢業生創辦了社工機構。“我們還組織師生積極參與海南省各市縣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呵護未成年人、基層社區治理等服務,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方式,培養適應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需要的新時代有溫度的社工專業人才。”林妍介紹說,在實習實踐中,學生紀律性強,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與此同時,學院還依托校地合作機制,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瓊山區協同開展社區治理服務,深化課程群建設,培養專業化跨學科團隊,建立“護苗”服務驛站,組建社區治理咨詢智囊團、建立社區互助教學、開設社區治理名師講堂,三方共建“社區學院”,提升社區工作者人才隊伍建設,為海南自貿港社區治理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據南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