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教育廳、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要求以更好促進困境兒童健康成長為目標,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強化關愛服務措施,加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家庭盡責、社會參與,形成服務主體多元、服務方式多樣、轉介銜接順暢的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格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施意見》要求,一是堅持預防為主。堅持早期預防,通過宣傳教育、心理評估、早期干預等方式,提高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意識和能力,減少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二是堅持綜合施策。將解決現實困難與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相結合,整合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資源,共同推進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綜合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監測、及早有效關愛、暢通轉介診療和強化跟進服務等多方面舉措,全方位提升關愛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三是堅持精準關愛。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困境類型困境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重點聚焦農村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中的困境兒童,及時發現和掌握心理健康狀況和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心理健康關愛服務方案,提供精準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服務。 《實施意見》列舉了六項工作內容。 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要采取多種途徑,針對機構內兒童身心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條件的地方可鏈接社會工作者等開展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服務。 二是完善監測與評估機制。縣級民政部門要指導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結合日常工作,通過定期家訪、談心談話、問卷調查等方式,重點關注困境兒童面臨的學業壓力、經濟困難、家庭變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等情況,及時掌握困境兒童心理關愛服務需求。 三是協同開展有效關愛。要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兒童主任、兒童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作用,為有需求的兒童分類制定心理關愛方案,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導、心理慰藉等幫扶服務。 四是實施心理健康干預與治療。民政、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和共青團、婦聯要按照工作職責,加強協同配合,暢通家庭、學校、社區、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等與醫療衛生機構之間預防轉介干預就醫通道。 五是強化跟進服務幫扶。教育部門要健全精神(心理)問題學生復學機制,引導家長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樹立科學養育觀念,尊重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 六是健全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各地要積極構建“政府、學校、醫院、家庭、社會”五位一體的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網絡。要探索支持、引導、培育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康復訓練機構參與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和公益性的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和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實施意見》強調,強化能力建設,其中特別提出,加強對學校、少年宮、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機構或場所工作人員,以及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兒童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心理健康業務培訓,提升其對兒童心理問題識別、引導和關愛服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