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江蘇省鄉村常住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715萬人,占鄉村常住人口比重31.8%,高于城鎮人口老齡化率13.6個百分點。廣大農村老年人對于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發展農村養老服務,關系每一戶農民家庭的幸福。近年來,江蘇著力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質量水平,努力讓廣大農村老人共享幸?!跋﹃柤t”。 改革運行機制 農村敬老院變身區域性服務中心 “以后,這里就是您的家啦!”6月26日下午,一位老人來到新沂市鐘吾養老服務中心辦理入住,護工為老人及其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掛在中心大廳的照片墻上。新沂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陳強介紹,中心會為每位入住老人舉行一場溫馨的入住儀式,讓老人“安家”更有儀式感?!斑@個環節寓意著老人開始融入新的大家庭,親屬還會寫下心愿卡掛在‘幸福樹’上,讓老人感受到家人的關懷和牽掛?!薄斑@里是運動治療科,借助器械、康復治療手法,幫助患者恢復全身或局部運動功能,還有中醫理療室、檢驗室、藥房、急診室、輸液室等,院內醫院配置基本滿足常見病、慢性病及日??祻托枨?,讓老人在溫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頤養天年?!辩娢狃B老服務中心駐院護士介紹,雖然地處鄉鎮,但“小病在院看、大病直接住、重病上門救”的醫療服務保障讓家屬和老人很放心。 農村敬老院的用地、管理、運轉經費、服務人員等都歸屬鄉鎮,普遍存在設施陳舊、基礎薄弱、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據統計,目前江蘇省共有農村敬老院等特困供養機構838家,占養老機構總數的37%。拓展鄉鎮敬老院功能,推動其提檔升級、轉型發展,是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形成布局科學、配置均衡、服務完善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的重要支撐。 按照農村人口分布和養老服務需求,“統一規劃建設、整合服務資源、實行開門辦院”是新沂市區域性養老服務的發展理念。作為引入的運營機構,上海九如城集團按照標準化模式,在新沂連鎖運營了五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配備適老化設施、中央廚房、標準化服務等,使得服務水平和質量有了質的飛躍,人們對農村敬老院的認知也得以刷新。 據悉,新沂農村養老服務改革的關鍵點在于打破鄉鎮敬老院“一鎮一院”“鎮辦鎮管”模式,整合建成七個具有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區域協調、服務轉介等功能的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由縣級民政部門直管。改革后,該市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由不足15%提升至50%以上。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向社會老人開放,七個中心總體入住率當前達到71%。 促進資源互補鄉鎮衛生院托管養老更專業 沛縣敬安鎮徐豐路南側有一處園林式院落,建筑紅瓦白墻、整齊劃一,靜安護理院就坐落于此。院旁是敬安鎮敬老主題公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沛縣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張永民介紹,四年前,敬安鎮政府出資將鎮敬老院改造成靜安護理院,交付敬安鎮中心衛生院托管。目前該院有護理型床位150張、集中供養(五保老人)床位40張,來自沛縣及周邊縣區的老人178人在此入住。院內設置醫療服務區、日間照料區、失能失智護理區,全自動智能洗澡機、中心供氧系統、彩超室、心電圖室、針灸、理療等醫護設備一應俱全,護士站、心理疏導、臨終關懷等服務24小時值守,每個房間均配備呼叫系統、噴淋設施。住在這里,老人們可享受“小病不出門,大病5分鐘到敬安鎮中心衛生院就診”的便利,院里十畝頤養農院和寬敞明亮的生活休憩走廊更是贏得周邊老人及家屬青睞。 近日,民政部等2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農村養老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失能照護、醫康養結合、助餐、探訪關愛、學習娛樂等突出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作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沛縣整合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專業資源,實現鄉鎮衛生院與養老服務設施統籌規劃、毗鄰建設、一體運營,采取衛生院轉型護理院、托管敬老院等多種有效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服務銜接,打造獨具特色的醫養結合“沛縣模式”,為解決農村失能老年人護理難題找到了適合當地的改革路徑。 江蘇省連續四年將農村養老服務納入民生實事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29所以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的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實現縣級全覆蓋;建成236所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實現每個涉農縣(市、區)至少建有三所標準化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的目標。 強化政策支持激活釋放多元主體活力 相較于城市,農村“未富先老”“未備先老”問題更為突出,面臨基礎條件薄弱、服務網絡不健全、支付能力不強、經營主體參與度不高、社會力量培育不足等短板弱項。江蘇省民政廳廳長謝曉軍表示,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和關鍵都在農村,落腳點是大力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江蘇正在優化制度設計、堅持改革引領,對城鄉養老服務體系作出整體性、系統性的制度安排,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推動城鄉養老服務有序協調發展。 據介紹,未來一段時期,江蘇省將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上不斷發力,從制度設計、發展模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動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并行、設施建設與能力提升并舉、事業進步與產業發展并重,家庭盡責與鄉鄰互助結合。在農村養老服務體制機制改革上,民政部門將在全省推廣新沂經驗,采取縣級民政部門直管、委托運營、招聘專業人員管理、轉制為國有企業等方式,推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和鄉鎮特困人員供養機構運行機制改革,推動農村養老機構面向社會老年人開放。此外,還將全面提升農村醫養結合能力,做實鄉鎮醫療衛生機構與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機制,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將健康管理服務延伸到養老機構。 各地還將落實農村養老服務土地、財政、人才等優惠政策,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參與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支持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連鎖化品牌化運營。加快建立農村養老服務公共財政長效投入機制、績效評估機制,在鄉村振興中統籌使用資金,逐步提高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補貼水平。探索實行“政府補一點、集體出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付一點”的資金籌措模式,保障村級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 今年,江蘇省將高質量完成1000個鄉村互助睦鄰點建設任務。村級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各地村莊規劃,“中心戶”多戶搭伙、村志愿者預約送餐等模式將復制推廣,靈活解決農村老人助餐難問題。農村靈活就業人員、留守婦女、低齡活力老人經過民政部門技能培訓后,將就地為本地老年人提供養老護理服務。 ?。〒缎氯A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