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工程,推動多元社會力量合伙參與基層治理,將“管理變量”轉化為“治理增量”,全面激發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治理機制建起來,鏈接資源增添共治新活力。聚焦基層治理場景單一、功能不強、資源不足、共建不夠等問題,近年大武口區通過開展走訪入戶、民情懇談會等方式,充分傾聽居民訴求,梳理形成問題、需求清單,為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提供方向;同時,以需求為導向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資源信息庫,對沉睡資源、閑置空間等分門別類進行項目化盤活,對社區和各類多元力量特點進行梳理分類,建立三種主要社會力量合伙參與社區治理模式。此外,以服務為導向,提升合伙聯動效能。面向區內外有意愿、有能力采取志愿服務等形式服務基層治理的各類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個人舉辦社會力量引進招募會12場,吸引80余家企業和社會組織、150余名個體戶簽約合伙服務協議書,涵蓋養老服務等10余個領域。 多元參與聚起來,協作關系激發共治新動能。大武口區統籌社區資源和需求,培育用好三類社會力量,推動社區基層治理服務水平提質增效。商企結盟,盤活社區資源主動造血。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由社區提供空間和平臺,引進50余家企業進駐社區,推動160余名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市場主體與社區居民的互助互惠、共利共贏;社群助力,強化組織培育壯大力量。發揮機關企事業、轄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優勢,吸引50余家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參與社區治理,實現難題共解、活動聯辦、資源聯享。同時,將450余名黨員中心戶、志愿者等社區活躍力量以備案登記形式納入社區資源骨干庫,凝聚帶動社區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讓居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 基層治理強起來,合伙聚力釋放共治新場景。大武口區鼓勵引導多元社會力量多維度參與基層治理,繪就“一核發力、公益反哺、能人治理、居民受益”的基層治理格局。基層治理轉向多元參與,奏響“大合唱”。采取“市場+公益+低償”方式,將社區閑置空間轉由社會力量承接,打造“悅食坊”等社區大食堂10個,引進艾灸理療等個體商戶進駐社區30余家,為居民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務。多元主體由服務對象轉向治理力量,激活“滿盤棋”。完善“居民點單—社區接單—社會力量辦單—居民評單”閉環處理機制,為新就業群體、社區“能工巧匠”等多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提供基礎保障,推動基層治理由“社區事”向“自家事”轉變。社區發展由被動輸血變為主動造血,實現“可持續”。建立社區基金池,社會力量通過低償或適度補貼場地租金等方式向社區基金池注入資金或進行物資捐贈,打造“家門口的集市”22個,惠及居民1200余人,實現社區治理服務自我造血發展的良性循環。 (據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