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干邑品牌馬爹利宣布,其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項目將繼續攜手國際環保組織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在海南省三亞市鐵爐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與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各拓展1.88公頃的紅樹林濕地修復面積。至此,馬爹利在華保育的紅樹林總面積將達到9.4公頃,累計種植和撫育紅樹超過6萬株。 保樂力加中國首席執行官郭斌臣(Jerome Cottin-Bizonne)表示,“很高興馬爹利紅樹林保護項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果。生態保護利在長遠,我們將持續深耕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滋養風土’的同時改善生物多樣性,為打造更美好的生態環境貢獻力量。” 海南省鐵爐港項目點初具規模,持續推進 自2023年4月海南三亞項目點啟動以來,馬爹利協同保護國際基金會與保護區主管部門和專家團隊,通過退塘還林還濕的方式有效推進紅樹林濕地生態保護。 為將清退的養殖塘修復成紅樹林濕地,項目因地制宜實施了地形改造,隨后甄選合適的鄉土紅樹進行種植、撫育和管理。項目有效應對了土壤鹽度高和偏砂質化、外來植物入侵等挑戰,新種植的紅樹苗長勢良好,與周邊灘涂水域共同構成了較完整的紅樹林濕地景觀。目前,項目點已記錄到動植物種共計78個,紅樹林的保育工作為當地生態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鐵爐港項目點已修復與管護約1.88公頃紅樹林濕地。在即將展開的下一階段工作中,項目在鐵爐港保護和修復的紅樹林濕地總面積將增加至3.76公頃。 為讓各利益相關方深入了解紅樹林保護的成果與意義,馬爹利日前邀請各方合作伙伴、企業員工、媒體至三亞鐵爐港項目點參與生態體驗活動。嘉賓通過種植紅樹并清理外來物種拉關木幼苗,沉浸式體驗紅樹林保育工作,還在生態保護專家開展的戶外科普課堂中了解棲息在紅樹林中的各類底棲動物,切實感受紅樹林濕地的自然生態之美。 廣東省海陵島項目點深耕三年,穩中求進 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是馬爹利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項目的起點。自2021年至今,項目組已在此完成了3.76公頃紅樹林濕地的有效修復與管護。在長達三年的不懈努力下,項目區塊內90%以上的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得到清除和有效控制,不斷恢復的紅樹林為生物提供了更適宜的棲息地。在連續兩年的生態跟蹤里,海陵島項目地累計觀測到119個物種。 “三分種,七分管”,后期管護是影響紅樹林修復的關鍵因素。在海陵島,項目除了繼續擴大紅樹林修復面積,始終認真堅持對紅樹林的管護工作,包括補植、清除新長的入侵物種互花米草、管理潮溝地形等。下一階段,海陵島項目點修復與管護的紅樹林濕地總面積將擴展至5.64公頃,種植和撫育的紅樹總量將逾4萬株。 保護國際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曉海表示,“紅樹林生態系統被稱為最富生物多樣性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防護海岸、固碳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馬爹利紅樹林保護項目迄今為止的成績令人欣慰,我們很期待繼續與馬爹利及各方齊心協力,保護和修復更多紅樹林濕地,助力構建更穩定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 除了長期在地實踐,馬爹利還充分調動自身資源,取得了多重效益。項目開展以來,品牌通過提升紅樹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開展公眾宣教活動、增加項目地知名度、提供額外工作機會等方式,持續賦能項目周邊社區。目前,兩個項目點已有近萬名公眾直接或間接受益于紅樹林濕地的保護和修復。此外,品牌更積極開展消費者活動,先后帶來“馬爹利藍氧騎士”微信小程序、元宇宙“紅樹林數字濕地保護園”等多元化的線上互動體驗,觸達近25萬人次、擴大生態科普范圍的同時,讓關愛自然、保護生態的理念與更多人產生共鳴。 馬爹利一直視生態環境保護為品牌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并積極響應保樂力加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承諾。在中國,保樂力加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圍繞“滋養風土”等領域開展了豐富且有效的實踐。未來,馬爹利將繼續秉持先鋒精神,攜手各方不斷推進紅樹林濕地修復,為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建設獻力。(武勝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