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持續推動碳市場金融化、市場化與國際化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有望下半年落地
北京嚴格碳排放管理實施總量、強度雙控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打造中國特色ESG制度
持續推動碳市場金融化、市場化與國際化

    當前,中國ESG需求仍處于起步階段,ESG服務業態處于逐步深化和多元化初期,國內碳市場、ESG標準、體系結構等與國際互通互認尚需時日。

    圍繞ESG制度建設和碳市場擴容話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與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林偉近日接受采訪,詳細介紹如何促進形成兼具國際性與中國特色的ESG制度體系,以及開展內地與香港有關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合作的著力點。

    推動ESG信披進程

    放眼全球,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進入新紀元,各國對其愈加重視并進行相關部署。近期,美國證監會通過新規,要求加強和規范上市公司氣候相關內容披露;歐盟也要求加強對供應鏈企業ESG管控和強制性信息披露,并將影響范圍擴大到在歐盟符合監管條件的第三國企業。

    “隨著國外ESG需求的價值鏈傳導,目前市場對ESG服務的需求逐漸深入和多元化,特別是大型企業和外向型企業。”李慧瓊表示,當前中國市場的ESG服務多集中于披露,具備綜合提供戰略、管理、數字化和ESG結合服務機構較少。

    因此,李慧瓊建議,建立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平臺,積極參與國際準則制定。具體來看,可依托現有ESG研究院、綠交所等平臺,率先研究并規劃ESG制度體系,同時積極參與ESG國際交流,主動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制定,促進形成兼具國際性與中國特色的ESG制度體系。

    2024年2月8日,上海、深圳、北京三大交易所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征求意見稿)》,指引采用TCFD(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框架,涵蓋了中國特色的議題,標志著中國特色的ESG信息披露標準已初步建立。

    “我國ESG制度體系建設需要考慮到與已有的環境社會議題上相關監管要求的銜接問題,體現我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價值觀和公序良俗,在借鑒國際可持續標準發展經驗基礎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價值觀的ESG領域話語體系。”林偉建議,后續金融監管部門與國家幾大交易所加強聯動,參考國際先進經驗,加強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約束力,增強其權威性,進而推動我國ESG信息披露進程。

    ESG報告第三方鑒證

    ESG評級作為重要分析工具,當前在國際國內呈現“百家爭鳴”狀態。

    林偉建議政府監管機構,應將ESG評價體系建設納入我國ESG生態圈建設中,在評價體系建設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我國國情,在推動與國際ESG標準、評價接軌的同時,積極參加相關國際交流與標準制定工作,提升我國ESG的國際影響力。

    同時,林偉指出需要關注ESG報告第三方鑒證工作。ESG報告走向第三方鑒證是大勢所趨,歐盟、美國都已公布時間表,香港聯交所和今年2月8日大陸三大交易所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均鼓勵鑒證,并羅列了企業如果執行鑒證,應當披露的要素比如鑒證機構經驗和資質、范圍、程序、方法和局限性、意見和結論等。

    據介紹,ESG報告鑒證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向更廣泛的利益相關方呈現“增信”,其次也代表了企業對ESG工作及其載體(ESG報告)的重視程度、對ESG信息披露和底層數據支撐的信心指數,也有助于減少“漂綠”風險。

    探索兩地碳市場互通

    在今年李慧瓊的兩會建議中,提出了開展內地與香港有關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合作,并建議長遠探索內地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與香港CoreClimate交易平臺互聯互通,例如項目互掛及買賣交易互通。

    “建設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是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的一項制度創新。”李慧瓊表示。

    今年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CCER)正式重啟,與采取配額制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共同構建起了碳排放交易體系。另外,2023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及相關部門發布了首批項目方法學、項目注登規則等規章制度,奠定了基礎性制度和承載新增項目的交易平臺體系。

    “隨著(CCER)交易的逐步重啟和規范,可考慮探索與香港國際碳市場的互聯互通,擴大市場參與度。”林偉向記者表示。

    從實踐落地來看,林偉認為雙邊碳市場的互聯互通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測量、報告和核查(MRV)體制之上,確保企業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對于碳市場的規范運行至關重要。因此雙方在互聯互通上仍需克服方法學銜接、數據透明可追蹤(互認審核)以及市場交易機制協同問題。

    另一方面,將排放行業盡早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勢在必行。據推測,中國碳市場擴容后,預計未來覆蓋排放量將突破80億噸,將占全球排放總量的20%以上,對全球碳交易體系建設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市場擴容,不同行業之間的碳減排成本差異是否能通過市場體現受到挑戰,碳市場的金融化、市場化以及與國際化將是擴容化碳市場需要持續推進的課題。”林偉稱。

    (據《證券時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巨作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