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本報記者 李慶 在沂蒙山區深處,有一個名叫朱家坪的村落。這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村民們以種植蜜桃、板栗、地瓜等農作物為生。然而,由于地處偏遠,這里的特產難以走出大山,村民們的收入一直不高。 這一切在2018年發生了改變。那一年,在外地打工多年的張欣為了照顧患病的父母回到了故鄉,并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改變家鄉。 “家鄉的特產品質優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銷售渠道,一直難以獲得市場的認可?!庇谑牵瑥埿篱_始嘗試通過快手平臺記錄自己的生活。她拍攝了田間地頭的勞作、家鄉的風土人情以及特色農產品的制作過程。很快,張欣的視頻在快手上走紅,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鄉村主播。 隨著粉絲的增多,張欣開始嘗試通過快手平臺銷售家鄉的農特產品。她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家鄉的農產品打開了銷路,帶動村民們增收致富。張欣的故事激勵了更多的人加入到鄉村主播的行列中,朱家坪村也因此成為一個網紅村。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張欣也成為多個公益項目的代言人和發起人。她身兼多個社會職務,如山東省臨沂市人大代表、臨沂市“青年人才直播助農公益大使”、臨沂市“我是臨沂推薦官”和山東省鄉村好青年等。2023年,張欣受聘成為“快手公益鄉村振興特聘講師”,快手還在當地捐贈建設了張小四工作室·快手公益鄉村振興直播基地,打造鄉村振興“區域樣本”,為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和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土壤。 這場變革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和數字公益的興起。以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通過技術普惠的方式,讓數字紅利惠及萬家。而這種以“短視頻+直播”的方式推動普惠公益的模式,正成為一種全新的公益生態。 張欣的故事僅僅是快手公益生態的一個縮影。1月17日,首屆快手公益生態大會在北京舉行。這場以“共建‘短視頻+直播’時代的數字公益生態”為主題的大會,希望探索數字公益生態的更大可能。 科技連接善意 創造長期價值 快手科技副總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宋婷婷表示,快手公益的核心使命是以“科技連接善意,創造長期價值”,致力于構建一個人人參與、互幫互助的溫暖社區。這一理念的核心源于產品普惠的初心,希望每個普通人被看到,并幫助他們發現所需,發揮所長。 海量用戶是快手的最大優勢之一。據宋婷婷介紹,2023年第三季度快手月活躍用戶為6.85億,日活用戶為3.87億,用戶每天平臺消費時長兩個小時以上。這種大規模的用戶基礎和消費時長,為公益事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基于這種供需匹配能力和商業基礎設施,快手電商可以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助力鄉村振興。2022年,有8.7億個農產品訂單經由快手發往全國各地。”宋婷婷表示,這些年,快手與超過24個省1170個縣達成了合作,扶持了超過100多位幸福鄉村帶頭人,帶動了16個地方的特色產業,整個產業發展覆蓋超過近千萬人。 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方式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正成為一種全新的公益生態。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帶動用戶更大范圍、更可持續地參與公益,而且能夠拓展公益半徑,讓更多的人受益。宋婷婷表示,“在短視頻+直播生態支撐下,快手從助力個人到扶持產業,不斷擴大平臺生態承載力的同時,也讓‘數字公益’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p> 以“短視頻+直播” 推動普惠公益 在數字時代的大潮中,短視頻和直播已成為連接城鄉、打破信息壁壘、助力公益事業的重要工具。作為短視頻社交平臺,快手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探索和實踐,將公益與平臺的內容生態、用戶生態、商業生態深度結合,為重點群體、特殊人群和用戶提供幫助。 據宋婷婷介紹,2018年快手日均活躍用戶突破1億,開始大力開展電商業務。在這個關鍵節點,快手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成立企業扶貧辦公室?!斑@一階段是快手的公益初探期,一系列扶貧助農行動如‘幸福鄉村帶頭人’‘鄉村振興官’‘扶苗計劃’‘點亮百縣計劃’等相繼開展。用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連接鄉村與城市,讓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 在公益實踐過程中,技術普惠成為快手公益的核心特色,通過“短視頻+直播”的模式,助力農民過上幸福日子。其中,“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是快手公益的代表性項目之一,該項目已累計扶持超過100位幸福鄉村帶頭人,培育鄉村企業與合作社57家,帶動16個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影響覆蓋近千萬人。 “這種技術普惠的力量不僅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還延伸到就業幫扶、銀齡關愛、傳統文化傳承、殘障關愛、兒童青少年保護等多個社會議題。”宋婷婷表示,作為一個平臺型企業,快手連接著海量的用戶、行業、商家,與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憑借在流量和交易方面的優勢,快手可以幫助更多人跨越數字鴻溝。 如,2023年4月發起的“快手公益幸福大講堂”項目以提升全民的數字素養為目標,在山東、貴州、福建、遼寧、重慶五個省份,快手捐贈建設了“共享直播間”,打造集“培訓、直播、倉儲、辦公、物流”為一體的直播基地,為鄉村主播、女性、銀齡群體、退役軍人、青年創業者等群體提供新媒體職業素養培訓,幫助他們掌握短視頻+直播技能,進而改善生活。該項目涌現出了“張小四”“林燒”“貴州三姐”“納雍何娟”等一批典型代表,他們通過掌握數字技能實現了自我價值,帶動更多人助力鄉村振興與普惠公益。目前,該項目已經遍布全國25個縣市,線上線下覆蓋超過20萬人次。 作為“快手公益幸福大講堂”的延伸,快手在知識傳播和數字素養提升方面也在積極探索。據了解,2023年快手平臺上知識類直播達3600萬場;觀看三農內容直播的人次超過1165億;快聘業務協助3億人次在快手上找工作。 除了在鄉村振興、就業創業、非遺與知識傳播、數字素養提升方面的努力,快手還在特殊群體的關愛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例如,快手在河南援建了殘障融合創業園;在河北行唐縣支持殘障人士雙創園建設,幫助他們通過自己的手藝獲得收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此外,快手還聯合退役軍人事務部宣傳中心開展了35場退役軍人線上招聘活動,為退役軍人群體提供就業機會。 啟動公益+計劃 共建數字公益生態 在首屆快手公益生態大會上,快手宣布啟動公益+計劃,共建“短視頻+直播”時代的公益新生態,從“公益+數字技術”“公益+行業發展”“公益+社會關愛”“公益+災害響應”四大板塊持續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這標志著快手公益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宋婷婷表示,快手多年來不斷探索將公益實踐與平臺生態結合,包括內容生態、電商生態、行業生態等,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公益生態和項目實踐。“這次啟動公益+計劃,是希望不斷深化和擴展快手的公益生態,引入更多合作伙伴,探索數字公益的更大可能?!?/p> 成立12年來,快手從一個有趣、有用的內容社區,逐漸成長為一個有價值有愛的平臺生態,讓善意和愛,通過手機屏幕被更好地看見,從而被傳遞和放大。 在快手科技高級副總裁馬宏彬看來,數字時代的公益事業應該是可以持續發揮產品能力、科技能力、內容和資源優勢,創造社會價值,不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捐贈和受贈的過程,而是大家一起創造內容并連接起來,一起為整個社會貢獻力量?!翱焓窒M浞职l揮用戶規模、技術、產品以及商業能力,構建短視頻+直播時代的數字公益生態,從而推動公益事業不斷發展?!?/p> 據介紹,未來,快手公益將在鄉村振興、就業幫扶、銀齡關愛、傳統文化傳承等多個社會議題上發力,建立多層次、可持續發展的公益生態體系,這不僅呼應了國家和社會對平臺企業的需求,也與快手內容生態、商業生態緊密融合。同時,快手將繼續以普惠為根,構建短視頻+直播時代的數字公益生態,和更廣泛的社會資源一起,用科技連接善意,創造長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