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由福州市民政局主辦,福州市社會工作聯合會、福州市社會組織(社工)創業園承辦的“五社聯動”助推基層治理福州模式經驗交流研討會在榕舉辦,省、市、區相關部門領導,以及省內外專家學者、高校社會工作師生、社會組織(社工)代表等160余人與會,會上發布了《五社聯動基層治理福州模式實踐指導手冊》。 “五社聯動”是指由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共同組成的社會關愛服務體系。“五社聯動”項目開展以來,福州投入市級財政專項資金2008.75萬元,打造103個試點項目,培育社區自組織481支,服務民政兜底對象8.35萬人,總受益逾70萬人次。在這個過程中,福州市邀請廈門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童敏教授團隊對“五社聯動”項目開展“一對一導師陪伴式實務模式提煉”,推動項目組萃取經驗,最終形成《五社聯動基層治理福州模式實踐指導手冊》。 “這本指導手冊基于福州前幾年‘五社聯動’實踐成果,針對困弱人群的民生保障、親情社區的發展、促進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協商、充分盤活社會資源等內容,進行經驗提煉,不僅總結了模式和項目的框架,還提供了詳細的技術指導包。”童敏說,福州經驗情況和指導手冊的發布,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走在前列的。 研討會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劍、浙江工商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中心主任馬良、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工作系教師陳紅莉等嘉賓就“五社聯動”基層治理話題,也作了經驗分享。 “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資金支持、重視社工人才培養,這是福州市開展‘五社聯動’工作的三大法寶。”福州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和行政審批處處長鄒堅民表示,近年來,福州先后研究制定了“五社聯動”模式與工作指南、公益性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薪酬待遇指導標準、社會工作專家庫管理辦法等文件,為基層開展“五社聯動”工作提供有力遵循。探索建立“規劃統籌+項目整合+專項資金”的“五社聯動”籌資模式,有力保障“五社聯動”項目持續開展。與閩江學院開展政校合作,設立福州市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以主題培訓、項目參訪、兩岸社工交流、一對一陪伴輔導等多元方式,支持社工成長。 下一步,福州市將推廣“五社聯動”助推基層治理福州模式,結合精品社區,選取一批有獨立辦公場地,當地社區(村)黨委支持、群眾認可、承接機構水平較高的社區(村)開展“五社聯動”示范項目,通過品牌化設計、專業化支撐和社會化參與,打造精品項目,并帶動其他社區(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據《福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