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深圳381萬“紅馬甲”綻放城市最美“志愿紅”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深圳381萬“紅馬甲”綻放城市最美“志愿紅”

    自1999年起,深圳志愿者連續25年為高交會提供志愿服務

    隨著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設的推進,深圳注冊志愿者達到38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過20%,領先全國并達到世界發達城市水平。如今,越來越多的深圳青少年也穿上了“紅馬甲”,無私奉獻精神代代相傳,以高質量發展擦亮“志愿者之城”靚麗名片,讓城市文明之花綻放最美“志愿紅”。

    最先鋒:多個首創

    開全國志愿服務之先河

    深圳是全國志愿服務事業的發源地之一。1989年,19位深圳志愿者在團市委設立的維護青少年權益服務中心推出青少年信箱,隨著時代發展又開設了熱線電話,為青少年分憂、解疑,維護其合法權益。

    深圳是中國內地最早開展志愿服務的城市,從建立內地首支志愿者隊伍,到設立內地首個法人志愿者組織——深圳市義工聯,出現第一批國際志愿者;從誕生第一個“義工服務市長獎”、第一張電子義工證、第一批地方性志愿服務法規,到全國第一個系統化提出建設“志愿者之城”……

    30多年來,深圳志愿者從最初的19人發展壯大到如今的381萬人。深圳志愿服務事業創下多個全國第一,為志愿服務事業發展探索了一系列有益經驗,創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模式。

    2011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志愿者之城”,把志愿服務提升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2011年和2015年分別召開“志愿者之城”建設大會,制定出臺建設“志愿者之城”指導性政策文件,明確了發展方向和路徑,推動深圳屢開志愿服務全國先河。

    深圳大運會期間,新城市廣場成立深圳第一個志愿服務站。從此,站長汪克莉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投入到深圳各類大大小小的賽事展會中,隊伍人數越來越多,服務對象越來越廣。

    如今,深圳市志愿者聯合會賽會展會組發展成約1萬人的隊伍。志愿者全面參與國際植物學大會、世界政黨大會、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冬奧會開幕式深圳分會場、上合組織青年科技創新論壇等重要賽會活動,并為高交會、海博會、文博會、慈展會等展會提供服務保障。歷次活動中,志愿者占工作人員比例1/4以上。每年超過80萬人次志愿者依托全市志愿服務站點開展志愿服務,用愛心引導點亮城市文明創建之光。

    最暖心:敬老愛幼助殘扶困

    譜寫大愛

    30余年來,一位位最美志愿者涌現,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被廣為傳頌,面對愛、敬、誠、善、勇的考驗,他們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有深圳無償獻血次數最多的——

    高敏是中國第一位器官捐獻協調員,參與全國首例多器官捐獻、全國首位未成年人捐獻親屬器官。2022年4月10日,高敏成為深圳首位無償獻血次數達到400次的獻血志愿者,志愿服務工作時間達8萬小時。

    有“瓷娃娃”的風雨守護者——

    從2015年開始,為了幫助“瓷娃娃”這個患有成骨不全發育障礙性疾病的特殊群體,龍華區福城街道志愿者聯合會秘書長吳鵬水自學護理知識,起早貪黑到汽車站、火車站、機場,免費接送從外地來深求醫的“瓷娃娃”。

    有幫助流浪人員找到家人“讓愛回家”的救助者——

    孔祥玉是龍華區可可沙龍黨群志愿服務站負責人。2018年,龍華可可沙龍志愿者協會成立“讓愛回家龍華工作室”,不定期開展“讓愛回家”流浪救助公益活動。多年來,可可沙龍志愿者以“反向尋親”模式幫助了147名流浪人員找到家人并成功團聚,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加入這場愛心接力。

    還有勇挑重任的退伍軍人企業家——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永道生態集團董事長鐘立釗創業成功后,始終心系戰友。他在永道集團設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關愛基金,開展“擁軍快樂行”“青年公益行”等關愛行動,他還參與應急救援工作,在抗震救災、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挑重任、彰顯擔當。

    志愿精神猶如星星之火,在鵬城早已成燎原之勢。

    志愿服務參與人群逐漸擴大,服務內容不斷延伸,涵蓋賽事展會、生態環保、應急救援、法律援助等20大類30多個項目。“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被評為“深圳十大觀念”,“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做志愿者”成為耳熟能詳的城市流行語,“人人爭做志愿者,人人崇尚志愿者”成為深得人心的城市風尚,融入城市血脈的文化基因,在一代代深圳人中薪火相傳。

    最環保:創新治理新模式

    助力“綠美深圳”

    目前,深圳正在著力打造“志愿者之城”升級版,志愿服務從提供社會服務逐漸轉向參與社會治理、凝聚社會共識。近年來,志愿服務在環境保護、文明創建、公共服務、助老扶幼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有力補充和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

    2017年,團深圳市委開展“河未來,益起行”志愿服務活動。坪山區龍田街道義工聯的唐治紅牽頭成立了龍田護河義工隊,成為一名“河小二”。起初他完全沒有治水經驗,后來在日積月累的巡河實踐中,總結出了“一看、二聞、三拍、四傳”的巡河要訣。如今,在他的組織引導下,龍田護河志愿服務隊從最初的20人發展到500余人。

    2019年深圳成立全國首個地方性法人志愿者河長組織——深圳市志愿者河長聯合會后,又首創生態環保領域“地方政府+專家智庫+社會力量”三位一體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建立起志愿者河長、河小二、護水騎兵、大學生治水聯盟、紅領巾河小二組成的“五位一體”志愿服務隊。培育和孵化志愿者河長論壇、聯盟、學院、聯合會和基金,建立了個人、組織、陣地、載體、資金的全鏈條參與模式。

    城市治理成為全民參與的“交響樂”。

    深圳還成立了全國首個以海洋環保為使命的非營利組織。深圳灣公園藍色海洋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沿著海岸線開展凈灘行動;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志愿者服務隊致力于保護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踐行社會化參與的自然保育模式。

    “希望將來‘到梅沙看珊瑚’能成為深圳的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從2012年起,“80后”志愿者、深圳梅沙原居民楊旭聰帶領“水下小分隊”在梅沙海底種珊瑚,如今已完成2萬余株珊瑚種植。作為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發起人,楊旭聰致力于海洋環保、珊瑚普查、海上義務救援和海洋文化推廣等志愿活動。

    未來,深圳將深入實施生態文明志愿行動,不斷創新治理新模式助力“綠美深圳”。常態化開展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垃圾分類、義務植樹等生態建設志愿服務活動。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志愿服務站,打造紅樹林濕地保護專業志愿服務品牌,推動志愿服務進駐深圳紅樹林濕地博物館。在全市碧道、綠道、郊野徑遠足徑等廣泛建立志愿服務站點,推動各級志愿服務組織承接公園治理、花市花展、科普教育、物種保育等生態建設公共服務。

    最專業:夯實智力支撐

    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今年9月,“幸福菜園”志愿服務基地負責人方欣怡參加了2023年深圳市“益苗計劃”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令她欣喜的是,項目最終榮獲了特等獎。方欣怡說,賽后她還接受了深圳市志愿者聯合會組織的提升專業效能的培訓。

    2023年是“益苗計劃”大賽創立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深圳共青團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持續發掘、扶持、推廣一批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通過“益苗計劃”篩選、培育出來的志愿服務項目在各領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為深圳志愿服務打造了質量標桿。

    志愿者隊伍專業素養越來越強。

    近年來,圍繞志愿服務基本知識、志愿素養提升、專業志愿服務技能等內容,團深圳市委面向新注冊志愿者、骨干志愿者和專業志愿者針對性開展課程培訓。全年共開展志愿者培訓2811場,培訓志愿者17.9萬人次,極大提升志愿者專業素養。

    接下來,團深圳市委聯合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同開展理論研究、服務培訓、課題調研、項目孵化工作,做大做強志愿者學院,將其建設成為深圳的“志愿者培訓中心”和“志愿服務理論研究中心”。推進深圳志愿服務培訓系統化、規范化,打造集通識知識課程、專業志愿服務理論課程及現場實踐課程為一體的全方位課程體系,全面增強各行業志愿者隊伍的凝聚力和專業度。

    基層治理志愿服務專業水平越來越高。

    目前,深圳志愿服務深耕民生領域,立足交通疏導、醫療救護、垃圾分類、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等19個專業化領域,組建1022支專業志愿服務隊,形成了以“志愿服務組織為主、市志聯協調支持、全市志愿者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

    下一步,團深圳市委將聯合職能部門發展心理干預、法律援助、嬰幼托育、生態建設等專業志愿服務組織,立足醫護人員、執業律師、教育工作者等群體發展專業志愿者。加強對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的吸納培育,探索多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志愿服務專業化發展離不開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團深圳市委推進《深圳經濟特區志愿服務條例》立法,全面厘清志愿服務主體的法律定義、權責關系、服務范疇。推動《關于深化“志愿者之城”改革的實施意見》列入市委深改委改革計劃,制定9方面40項具體舉措,完善深圳志愿服務的頂層設計、法治建設、組織體系、支持保障。

    最國際:“紅馬甲”走出國門

    搭建友誼橋梁

    非洲加納小伙弗朗西斯、最美志愿者索菲亞、“深圳2022年度十大志愿者”斯圖爾特……深圳涌現出一批國際志愿者。目前,4399名外籍志愿者已成為深圳志愿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志愿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

    “深圳的志愿服務文化已經發展到成熟的狀態。”弗朗西斯在深圳生活已有18年時間,他說,深圳志愿服務的制度化經驗值得他的家鄉學習和借鑒。

    “走出去”“引進來”,近年來,團深圳市委積極以志愿服務為紐帶,率先踐行“志愿者外交”。深圳青年志愿者走出國門,活躍在國際志愿服務舞臺,用溫暖搭建國際友誼的橋梁。

    2021年,南科大學子鄧春麗入選“中國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務計劃——服務聯合國機構項目”,是深圳首次入選的3名學子之一。今年南科大又有4名青年學子入選該項目(2023-2024年度),他們將赴聯合國組織駐相關國家的有關機構開展國際志愿服務。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紅馬甲”。團深圳市委持續推動深圳志愿服務國際化發展,組建國際志愿服務隊,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奔赴全球各地,用無私奉獻傳遞深圳志愿精神。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聯合會會長石欣曾經參與過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他也是一名志愿者。今年2月9日,深圳公益救援隊先后兩次派遣了23名隊員奔赴土耳其參與地震救災。他們分秒必爭,為受災民眾打開生命通道。這是自深圳公益救援隊成立以來,第5次代表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力量執行國際救援任務。

    未來,團深圳市委致力于不斷深化志愿服務灣區融合與國際交流。策劃深圳國際志愿服務發展論壇,展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就;開展國際志愿服務培訓工作,推動構建國際志愿服務人才培養與發展體系;打造深圳志愿服務文化國際峰會暨志愿服務交流會品牌,探索引進粵港澳大灣區志愿服務聯盟落戶深圳,拓寬深圳志愿服務對外交流合作,以志愿精神為紐帶,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據《深圳特區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亚洲av综合色区|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国产综合欧美|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