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中國,為中國”。 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在華發展的初心。 40年間,大眾汽車集團扎根中國,實現共贏的信念從未動搖。在中國,大眾汽車集團在實施全球戰略、引領未來移動出行發展的同時,也一直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傳遞人文關懷,不斷書寫公益故事—— 筑夢足球: 耕耘十載在中國 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地處黃土高坡,長久以來以其獨特的紅色文化而聞名全國。而近年來,足球正逐漸成為其向外界展示的第二張名片。 志丹縣足球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艱辛過程,而真正引發巨大變化的事件,在該縣足協主席丁常保看來,發生在2014年。 那一年,丁常保參加了由大眾中國支持的“彩虹橋工程”公益項目,前往德甲俱樂部“狼堡”(沃爾夫斯堡)學習交流。 作為最早在中國踐行足球公益的企業之一,大眾中國自2013年起加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彩虹橋工程”,通過公益方式在志丹、紅安、井岡山、遵義等老區支持開展青少年足球項目。 丁常保所見的球場、訓練以及球星和教練員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沃爾夫斯堡位于德國西北部,是大眾汽車集團的總部所在地,被譽為“狼堡”。這座小城人口約十萬,遍布足球場,足球幾乎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這讓丁常保看到了志丹縣足球發展的未來方向。“我們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對全縣學校的足球場地進行了全面改造,23所學校都擁有不同規模的足球場。這在陜西省可能都排到第一。” 現如今,志丹縣每年都舉辦自己的足球聯賽,超過6000名孩子參與其中,并向全國各地輸送了200多名優秀球員。作為足球特色縣,志丹縣還承擔了整個延安市的足球培訓任務。 志丹縣之外,越來越多的縣域或鄉村也得到了大眾中國的支持。 以今年為例,9月份,集團與沃爾夫斯堡足球俱樂部合作,在重慶市彭水縣、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和廣西省柳州市穿山鎮三地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足球培訓營。這些培訓借鑒了足球青訓領域的經驗,邀請了沃爾夫斯堡足球俱樂部的專業青訓教練,為當地的學生和草根教練員提供了難能可貴的培訓和交流機會。這批課程內容涵蓋足球理論、文化、技術技巧以及互動游戲和比賽。教練們不僅傳授足球訓練方法與技巧,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足球精神,激發他們對足球運動的熱愛與激情。 除此之外,大眾中國還向當地學校捐贈了1000套大眾汽車足球公益包,為足球運動播下了種子,并讓這些種子在他們所到之處生根發芽。 足球蘊藏著無限的可能和希望。可以說,大眾中國的足球公益項目為中國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了追逐夢想的機會,也讓他們踏上了通往更廣闊世界的起點。 事實上,這一足球公益項目的貢獻不僅在于滿足孩子們對足球的熱愛和參與需求,更在于對整個足球生態系統的完善和推動:推動足球場地建設,培養足球青訓,完善基層足協體系,滋養著足球的根基。這種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影響力將持續為足球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今天,中國足球的基層土壤日漸豐沃,特別是青少年足球蓬勃發展,正在逐漸超越地域和經濟的限制,展現出獨特的活力和希望。欠發達地區的青少年和基層教練員始終是大眾中國關注的群體,并為他們提供持續的支持。而這份支持已經延續了十年。 十年間,企業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以訓練營、夏令營、教練員培訓班、赴德國培訓和交流等方式,為本土優秀的小球員和青訓教練提供了來自德國沃爾夫斯堡足球俱樂部等豐富的足球資源和教學經驗。這些活動已惠及超過10萬名青少年和600多名基層教練員,并且吸引了超過16萬人成為“大眾汽車青少年足球訓練營”小程序用戶,在線學習足球訓練課程。 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看來,大眾汽車集團的足球公益項目具有重要的引領價值,極具想象力和創新性。該項目聚焦于足球這一覆蓋受眾較廣的體育項目,凸顯了大眾汽車對于體育領域的重視和投入。同時,項目面向草根群體,具有包容性和普惠性,能夠真正觸及到基層社區的需求和關切。更值得稱道的是,這一項目具備可持續性,這種可持續性對受益者有著積極的影響,其經驗和做法值得其他企業學習借鑒。 十年堅守,并非終點,大眾中國的足球公益故事還將繼續。未來,企業將持續支持草根足球,為中國草根足球的發展注入力量,讓“每一個足球夢想都值得追逐”。 綠色發展: 深耕厚植為中國 足球公益是大眾中國社會責任道路上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家富有創新精神和市場活力的企業,他們充滿熱情地投身于中國美好社會的發展建設,并探索出了一條“在中國,為中國”的有效公益路徑。 企業作為一種營利性組織,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主要有兩個維度,即通過“捐贈慈善公益”和“創造社會價值”來實現。 通過捐贈慈善公益,企業可以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幫助改善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條件。然而,單純捐贈并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與簡單的資金投入相比,企業真正展現實力之處在于如何有的放矢地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華四十載,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早已將承擔社會責任視為企業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大眾中國將延續其持續的投入和廣泛影響力,積極響應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并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再次強調了“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地位。 企業積極響應中國低碳發展這一時代課題,與之同頻共振。在“goTOzero”戰略指引下,集團致力于在2050年之前實現全產品生命周期碳中和。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公共事務與合資企業事務部負責人劉云峰表示:“我們構建了堅定而清晰的未來愿景,指引集團‘在中國,為中國’的創新發展。大眾汽車集團持續為中國社會作出有力貢獻。我們不僅深度融入中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同時助力塑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2021年春天,一個名為“綠帶行動”的公益林項目成立,這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為中國帶來的一份綠色關懷。除大眾中國外,發起方還有大眾汽車品牌、奧迪品牌、斯柯達品牌和中國綠化基金會。 在中國北部和西北部,一些地區生態極其脆弱,面臨著嚴峻的生態問題,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塵暴和生物多樣性缺失,對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制約了當地的發展。 (下轉1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