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伴著紛紛飄落的雪花,北方的冬季如約而至。災區的困難群眾住上暖屋子了嗎?困難群眾還有哪些受助需求?黑龍江省民政人的心時時牽掛著困難群眾的冷暖:對汛情期間受災群眾及時排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納入救助范圍;為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提早在10月前發放了2023年度冬季取暖補助資金。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民政部門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不斷深化能力作風建設,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民政牽掛·‘救’在身邊”龍江社會救助黨建品牌。全省民政系統上下聯動、協同配合、同題共答,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構建起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大救助”工作格局,有力保障全省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兜住兜準兜好基本民生底線。 推進社會救助“提質增效” 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發展成果 一年來,黑龍江省不斷強化基本生活救助提質增效,創新推出“單人保”、低保漸退、就業成本扣減、剛性支出扣減、分類施保等政策措施,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南航街道南郊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信息核查了解到,轄區居民任先生是精神二級殘疾,本人無收入,由父母照顧他的日常生活。考慮任先生可能符合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保障標準,工作人員隨即幫助其準備相關申報材料。經過審議和核查申報材料以及家庭經濟狀況后,南航街道在當月將其納入低保。任先生的母親握住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道:“太謝謝你們了,孩子以后的生活有著落了!” 齊齊哈爾市民政局多措并舉強化低保提質增效,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保障水平實現“十八連增”。積極落實《關于扎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工作質效的通知》要求,適當放寬最低生活保障認定條件,調整家庭人均收入標準、家庭貨幣財產總額、機動車輛標準、不動產確認條件,“單人戶”保障政策覆蓋范圍增加“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困難群體,并在評估認定家庭經濟狀況時,只核算其個人收入和財產,符合條件的納入低保范圍,進一步延展了社會救助覆蓋面。 “12345”熱線、社會救助熱線,成為綏化市困難群眾的“主心骨”。綏化市在全省率先開通“12345”熱線民政社會救助專席,各地公布并暢通183個社會救助熱線,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市民政局還針對擬退出對象,核實其是否符合低保邊緣、支出型困難家庭條件,根據實際納入相應救助監測范圍,杜絕了“一刀切”現象。 率先實施“全省通辦” 筑牢民生保障“最后一道防線”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為高效回應群眾急難愁盼,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臨時救助“全省通辦”,先試先行低收入人口審核確認辦法,創新推出“政策供給清單”和“政策享有幸福清單”,切實做到弱有所扶、難有所幫、困有所助、應助盡助。 “感謝政府、感謝工作人員,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了!”富裕縣低保戶李女士逢人就說,心情十分激動。前不久,富裕縣低保服務中心在動態復核時發現,低保戶李女士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剛性支出費用過大,通過與村里核實情況后,工作人員重新測算家庭收入,及時為其調高了低保金發放額。 鶴崗市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考核各區黨委和政府的指標體系。市、區兩級財政統籌落實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運用財政一體化系統和惠民資金“一卡通”系統提升資金監管效能,確保新增困難群眾各類生活補助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全面提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能力。 在蘭西縣,居民登錄黑龍江省政務服務網綏化子平臺,即可提出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救助4項救助。蘭西縣推行了臨時救助全省通辦,社會救助全程網辦、掌上辦、指尖辦,實現了困難群眾社會救助“不見面”申請。 打造監測、預警、幫扶“閉環” “人找政策”、“政策找人”雙軌并行 今年7月,省民政廳與17個部門制定《黑龍江省社會救助信息共享和數據利用管理辦法》,推進數據貫通、業務協同,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動發現、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各地通過“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與“主動發現+自主申報”相結合,“人找政策”、“政策找人”雙軌并行,形成監測、預警、幫扶工作閉環機制,有力打造精準救助、高效救助、溫暖救助、智慧救助。 伊春市強化主動排查精準發現,健全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機制。整合市級、縣(區)級、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網格五級社會救助工作力量,綜合采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入戶調查+精準分類+個案服務”等方式,全面了解困難群眾生活狀況,針對不同困難家庭設計個性化的幫扶方案,滿足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就業推薦、社會支持等多種需求,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通過主動排查走訪和數據比對,已將符合條件2446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175人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 前不久,大箐山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通過主動排查、入戶走訪發現,朗鄉林業局二道溝林場逄先生父母雙亡,無人照顧,行為舉止異常,但無殘疾證、無身份證、無銀行卡。縣民政局立即聯系縣殘疾人聯合會和朗鄉派出所,幫助找到逄某監護人,入戶為逄先生辦理身份證,并為其鑒定殘疾類別和殘疾等級。同時,立即開展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在逢某身份證和殘疾證辦理下來后,當月將其納入城市特困分散供養人員范圍,使其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鶴崗市強化主動發現,送政策上門,為低保邊緣家庭中的特殊群體辦理低保多設“路標”。發揮“三站合一”平臺作用,進行網格化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確保線上線下核查數據精準一致,共入戶核查困難預警信息300余條。 “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是龍江社會救助的目標。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長周廣也表示,將著力把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時時牽掛,轉化為就在身邊可知可及、高效便捷的社會救助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黑龍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