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 月5日至8日,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和四川省民政廳指導,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城鄉社區工作委員會主辦的2023年全過程基層民主推進會暨全國城鄉社區工作創新經驗交流會在成都舉辦,來自全國十二個省份的委員單位、有關單位和相關機構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相關精神和要求,切實推動各委員單位及其所屬的城鄉社區持續開展全過程基層民主實踐,組織開展優秀社區工作創新經驗交流,有效助力全國委員單位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出席本次會議并講話。他對會議表示充分肯定,認為會議為進一步推進全國范圍的基層民主和社區治理創新互學互鑒帶了好頭。他表示,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堅持黨建引領,推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力量下沉,著力夯實社區治理基礎,形成了大抓基層、大抓治理的鮮明導向,城鄉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在服務群眾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存根指出,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平臺。只有把全過程基層民主納入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和目標追求,落實在社區,才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最直接的政治參與權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利;也才能保證中國式社區治理現代化健康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著力推進全過程基層民主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創新雙向奔赴,融合發展。 陳存根提出,在推進社區治理創新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和著力推進社區協商。城鄉社區協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廣泛、最直接、最生動的社會主義民主協商形式。深入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有序引導城鄉居民在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陳存根強調,新時代新征程的基層民主建設和社區治理創新,需要深刻認識新時代的社會運行和社會治理規律,高度重視、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的專業作用,應以“社工理論中國化、社工工作組織化、社工隊伍職業化、社工服務專業化、社工經費預算化、社工發展法治化”為目標,推動中國式社會工作發展,助力基層治理創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實現黨的群眾工作與社會工作有機結合,實實在在地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陳存根最后指出,社區治理肩負著夯實政權基礎重大使命。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需要把社會治理變成億萬人民參與的生動實踐,真正讓人民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大家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高質量推進全過程基層民主和城鄉社區治理創新。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城鄉社區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戴愛姣,四川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胡建林,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全世杰,成都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申超在會上致辭,城鄉社區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民政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社會學教授唐忠新主持開幕儀式。成都市金牛區、西安市碑林區和濟南市青年公園街道等十幾個單位分別進行了主題演講,相關專家學者對這些經驗發言一一做了點評,陳存根、戴愛姣分別為這些單位頒發了專家點評證書。 2023年,城鄉社區工作委員會在全國委員單位中開展了“全過程基層民主推進年”活動,得到廣大委員單位積極響應,并開展了豐富的實踐活動,經過各委員單位梳理總結和領導專家們審核考察,形成了一系列豐富成果,得到大家的認可,并在本次會議上進行了發布。全國共有四家單位獲批設立“全過程基層民主實踐基地”,四家單位獲批設立“全過程基層民主實踐站”,六家單位獲批設立“全過程基層民主實踐點”。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南華西街道、江蘇省宜興市宜城街道等單位對各自基層民主實踐經驗進行了交流。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秘書長宋萬召對“美好社區項目”助力全國“嵌入式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相關工作進行介紹,提出1個社區服務中心平臺、8項賦能措施、N項社區服務內容的“1+8+N”計劃;北京惠民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李文兵對“美好社區項目”社區工作數字化工具“社小智”AI智能幫手進行了介紹和演示。此外,15家新入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常委單位、委員單位在本次會議上獲頒證書。 本次會議得到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成都市民政局、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區人民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江維在會議期間舉辦的2023年第三期“全國城鄉社區工作大講堂”上進行專題授課。與會代表還到撫琴街道西南街社區、西華街道躍進社區和金泉街道郎家社區參觀學習。 (據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