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皮磊 社區公共服務事關群眾福祉,為更好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下基層、進社區,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地方各部門貫徹落實。方案圍繞總體要求、規范建設要求、強化配套支持、組織實施保障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劃,旨在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方案有關內容。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談道,社區是城市公共服務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當前,我國6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居民主要生活在社區。能否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在“小社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 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覆蓋各類城市,在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優先推進,通過在城市社區、小區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下基層、進社區。組織實施好這項重大民生工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關于如何利用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問題,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表示,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順應大多數老年人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愿望、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此次出臺《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功能有機融入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是進一步增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的有力舉措,對于加快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把養老服務快捷送到老年人身邊周邊床邊具有重要意義。從方案明確的政策措施看,依托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在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方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是指由縣(市、區、旗)、街道(鄉鎮)、社區(村)不同層級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構成的連鎖化運營、標準化管理、專業化運作的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網絡。實施方案推動建設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位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的終端和“神經末梢”。強化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必將有力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打通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最后一米”。 二是在提供短期托養服務方面。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試點城市要科學設置服務場景,優先保障具有短期托養功能的護理型養老床位設置的必要空間。短期托養是失能、殘疾、高齡等居家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專業化養老服務之一。通過在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增加具有短期托養功能的護理型養老床位,將有效滿足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近就便接受專業照護服務的需求。 三是在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方面。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主要布局建設在居民區、家門口,更適于嵌入助餐等老年人高頻需求的生活性服務事項,可以通過推廣“中央廚房+若干助餐點”等模式,推動老年助餐服務依托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多點布局、服務下沉、方便可及,讓更多老年人吃上家門口的熱乎飯。 四是在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方面。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積極培育社區綜合服務和專項服務運營主體。養老服務機構等運營主體依托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可以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常探訪、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居家上門服務;也可通過設置家庭養老床位,為有需求的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類機構”的持續穩定的專業照護服務,有效滿足居家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李永新介紹,下一步,民政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抓好落實,指導各地充分用好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嵌入老年人最急需的養老服務功能,讓廣大老年人居家養老獲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