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黨建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專題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江蘇:打造“蘇社有為”品牌 服務高質量發展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黨建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江蘇:打造“蘇社有為”品牌 服務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民政廳2021年、2023年舉辦兩屆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大會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社會組織大省。截至目前,全省共注冊登記社會組織7.7萬家,其中社會團體3萬家、社會服務機構4.6萬家、基金會810家,備案城鄉社區社會組織10.7萬家。

    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要載體和重要支撐。近年來,江蘇各級民政部門堅持和發揚“黨委政府抓什么,社會組織就服務什么;人民群眾缺什么,社會組織就補位什么”的工作理念,以打造“蘇社有為”品牌為載體,推動全省各級各類社會組織服務高質量發展,初步形成覆蓋廣泛、類型多元、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發展格局。

    如今,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大量涌現,行業協會商會在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持續發力,全省社會組織逐步向量質并重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生福祉改善、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參與鄉村振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黨建引領

    以高質量發展定“方向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這為做好社會組織黨建、賦能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省委組織部、省委“兩新”工委的正確領導下,江蘇社會組織黨建形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行業黨委等黨建工作機構齊抓共管的合力。各地民政部門準確把握社會組織特點規律,堅持黨的領導與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相統一,不斷健全完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體制機制,切實提高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社會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戰斗力持續增強。

    省民政廳持續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引領,強化使命擔當,在理論與實踐結合、黨建與業務融合上下功夫、見實效,形成黨建強、治理優、作用大、發展好的生動局面,有效激活社會組織發展“紅色引擎”。2017年,省民政廳成立省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切實履行全省性社會組織黨建托底管理職責。2021年,省、市兩級民政部門實現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全覆蓋,全面構建起“橫向聯系行業黨委、縱向聯動市縣黨建工作機構”的社會組織黨建管理格局,為脫鉤后沒有歸口到相關行業黨委和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黨建提供兜底管理保障。

    通過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制度以及打造黨建品牌等,省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持續加強社會組織黨建教育管理。同時,省民政廳全面推動廣大社會組織將“黨建”寫入“章程”,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施“書記項目”,在全省選樹黨建工作示范點、打造黨建引領社會工作服務示范點等,不斷強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意識,提升黨的組織生活質量,確保全省社會組織旗幟鮮明跟黨走。

    各地也在社會組織黨建方面展現積極作為,推出很多卓有成效的舉措。南京推出四個“100%”目標,南通探索黨建“六益”工作法,泰州實施“星火行動”。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上創新發力,有效提升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率,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互促共贏。

    服務重大戰略

    以“蘇社有為”展“好風貌”

    全省社會組織管理持續深入推進改革創新,著力打造“蘇社有為”系列品牌,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人才優勢、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專業優勢,引導社會組織響應國家號召,融入“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投身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在推動行業企業發展、參與鄉村振興、穩就業促就業等方面主動作為、精準發力。

    ——“蘇社有為促發展”。社會組織尤其是行業協會商會在服務企業發展、規范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制定團體標準、調解貿易糾紛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優勢作用,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全省現有行業協會商會6448家,占社會組織總數的8.2%,其中基礎行業、新興行業商會數分別占83.4%和6.1%,跨行業、跨領域的占10.5%。近年來,全省行業協會商會主動減免、降低經營困難的中小微會員企業會費及服務性收費12.76億元,惠及企業34.2萬家;參與制定國家、國際、團體標準2230多項,推廣行業新技術1290項;開展行業調查5877次,代表行業向政府部門提出并被采納意見建議813項;帶動行業企業吸引外資超1540億元,助推行業企業累計貢獻經濟效益近9萬億元,聯系政府、企業、市場和廣大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日益凸顯。

    ——“蘇社有為共振興”。參與鄉村振興,既是社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又是社會組織實干成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作用發揮的廣闊舞臺。2017年以來,省民政廳持續引導動員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專長和優勢,參與省內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東西部協作及援藏援疆工作,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參與鄉村振興,促進實現共同富裕。全省社會組織累計實施各類幫扶項目8766個,投入幫扶資金37.3億元,受益人數超1200萬人,為特殊困難群體精準幫扶、對口支援地區民生事業改善等提供專業化、多樣化的支持。

    ——“蘇社有為穩就業”。全面貫徹落實民政部有關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求,通過召開現場推進會、發布倡議書、印發通知等方式,推動社會組織開發就業崗位,搭建就業對接平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助力穩崗就業。2023年,省民政廳聯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開展“職引未來│2023年全國大中城市巡回招聘——‘蘇社有為促就業’系列活動”“江蘇省暨南京市高校畢業生公益網絡招聘大會——‘蘇社有為促就業 筑夢青春贏未來’”等多個專場招聘活動,全省社會組織開展就業服務活動2179場次,推動9256家會員單位提供就業崗位8.3萬個,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貢獻積極力量。

    扛起光榮使命

    以先進典型為“領頭雁”

    江蘇各級民政部門以全面建好、管好、服務好社會組織為目標,動員引導全省社會組織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通過評選表彰先進、選樹優秀典型、宣傳模范事跡,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學先進、趕先進、創先進的積極性,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自2019年起,省民政廳結合重點工作,連續開展社會組織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對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予以總結推廣。2022年9月,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開展首屆“江蘇省先進社會組織”評選表彰活動,授予愛德基金會等100家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和基金會“江蘇省先進社會組織”稱號,推動全省社會組織對標先進、踔厲奮發,更好地投身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省民政廳持續優化社會組織“以評促建”激勵機制,2022年,修訂并印發《江蘇省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細化評估對象和內容、評估機構和職責、評估程序和方法、評估等級管理等,提升社會組織評估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目前,全省共有5A級社會組織409家,這些社會組織帶頭加強法人治理,帶頭履行社會責任,帶頭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省社會組織樹立榜樣。

    此外,省民政廳積極搭建社會組織高水平交流展示平臺,連續四年舉辦全省社會組織展示交流會,2021年、2023年舉辦兩屆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大會,充分展示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各級、各類優秀社會組織的典型性、先進性、示范性,增強社會組織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助力構建長三角社會組織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釋放內生活力

    以能力提升作“助推器”

    近年來,江蘇社會組織已從注重數量增長、廣覆蓋向注重能力提升、強作用轉型。通過政策引領、平臺搭建、專業培訓等舉措,為社會組織提供綜合服務和指導支持,幫助社會組織提升服務能力與水平,更好發揮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積極作用。

    2021年,省民政廳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政法委等7部門共同印發《江蘇省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實施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能力提升、作用發揮、規范管理四大計劃,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依托全省1231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社會工作站等平臺,下移社會治理重心,推動社區社會組織成為共建共治共享重要主體。

    今年,省民政廳印發《關于深化拓展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上下貫通、覆蓋廣泛、資源整合、專業規范、特色鮮明、層次明晰的社會組織孵化支持體系。各級民政部門因地制宜、創新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不斷優化結構、健全制度、提升質量,推動全省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結構布局優化、運行機制健全,對社會組織的指導和服務更加有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和基本社會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省民政廳還定期舉辦業務主管單位、社區社會組織骨干人才、社會組織負責人等培訓班,引導社會組織依法依章程活動、不斷強化自律自治能力。

    推動規范發展

    以執法監管強“總抓手”

    近年來,省民政廳聯合有關部門有力有序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涉企亂收費、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專項整治、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整治等專項行動,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懲戒、公開曝光等措施,持續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推動社會組織更加規范運行、更好發揮作用。

    2019年,江蘇正式建立社會組織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政廳等17個部門為成員單位,各司其責、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管理的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在日常工作中,省民政廳結合成立登記、章程核準、年檢年報、專項抽查、等級評估、教育培訓等業務環節,聯動各方實現對社會組織的綜合監管。全面落實“活動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信用管理制度,加強對社會組織的事中事后監管。

    新起點承載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黨的二十大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全省社會組織將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果敢擔當,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共同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據《新華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 天天色天天综合|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久久综合色老色|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