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在這里吃飯味道很好,每天都按時按點,像我這種年紀大的老人在這就餐很方便。” “我們兩口子經常在外地打工,家里老人有時候照顧不上,住在這里既能按時吃飯,也有便利的就醫條件,平常活動也豐富多彩,可以下象棋、跳廣場舞,還能看周姑戲表演,他們自己覺得生活舒適安心,我們做子女的也很放心。” “我家孩子在幼兒園上學,放學時間和上班時間沖突,有時趕不過來接孩子,志愿者們帶著孩子們玩游戲、讀繪本,真的很貼心也很方便。” 村民們交口稱贊的,便是山東莒縣洛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社工站聯合開展的“銀齡無憂”和“洛山研學”志愿服務項目。洛河鎮創新“社工+志愿者”的聯動發展模式,整合多方力量,鏈接社會資源,讓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補充力量。通過加強隊伍建設,融合陣地建設,深化項目交流,不斷推進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落地見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堅持黨建引領、陣地共建、隊伍融合,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共同發展。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提檔升級,融合建設社工站、洛山先鋒驛站、退役軍人服務站等,融合各方資源壯大志愿者隊伍力量。同時,發揮專業社工在活動策劃、專業服務、資源鏈接等方面的優勢,實現社工與志愿者優勢互補。 聚焦“一老一小”群體,用活“三張清單”,搭建資源信息新平臺。“三張清單”即資源清單、服務清單、問題及需求清單。組織社工、志愿者定時定點到幸福院開展為老人義務理發、環境衛生清理、關懷走訪、送文化送戲曲送書畫以及幼兒兒童課后延時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60余場次。 打造專業化志愿服務隊伍,探索創建品牌化志愿服務項目,提升服務質量。立足群眾需求,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退役軍人、洛山先鋒、銀齡、軍嫂互助團等志愿服務隊,策劃打造“洛山研學”“銀齡無憂”“軍嫂互助團”等志愿服務品牌。發揮“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優勢,對志愿服務項目策劃、活動開展、積分累計全過程進行規范,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當地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203次,惠及群眾6000余人。 (據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