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老一小”牽動每個家庭,關乎民生福祉。完善“一老一小”服務,是“民政為民 民政愛民”的重要體現,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舉措。一直以來,拉薩社工聚焦“一老一小”服務,細化服務內容,推行服務項目走深走實走遠,助推共同富裕路上實現“一老一小”共融。 今年以來,拉薩社工利用專業優勢在社區開展養老服務,為社區老人帶去溫暖和陪伴、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區老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拉薩市民政局辦公室副主任德吉措姆介紹,拉薩社工利用老人曬太陽的時間,走進村內與他們拉家常,從“混個臉熟”到逐漸信任,挖掘他們的需求。墨竹工卡縣的老人白瑪(化名)腳部受傷骨折,活動范圍受限,生活單一乏味。工卡鎮社工了解情況后主動介入,陪伴老人,并幫助老人辦理殘疾證、解決生活困難,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 同時,拉薩市民政局積極開展“實地摸排謀發展 深入幫扶解民困”小組活動,共收集有效問卷720份,為更加精準的服務奠定堅實基礎。拉薩社工還用實際行動解決老年人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為堆龍德慶區90余名空巢、孤寡、獨居老人發放藏茶、紙巾、背心等愛心慰問品,提供助餐服務,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搭建了一套涵蓋“助餐、助潔、助醫、助浴、助急”五助服務及精神慰問、心理疏導等全方位的“5+N”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并為高齡、孤寡、獨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等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采取“線上+線下”形式評估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做到早期識別和隨訪管理,對存在特殊情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能力。 德吉措姆告訴記者,暑假期間,拉薩市民政系統為轄區未成年人提供了政策落實、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專業服務,將涉及未成年人保護和兒童福利工作的宣傳引導、政策咨詢、信息排查等內容納入街道未保站服務范圍,明確未成年人相關工作流程,實行規范化管理。同時,依托社工站積極開展各類兒童服務項目、社工活動,設立扎念班、鋼琴班、藏文書法班、作業輔導班等,推動“五社聯動”服務機制覆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使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形成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筑牢兒童關愛工作事業,推進全市關愛保護工作高質量開展。 此外,拉薩市民政系統大力宣傳防溺水有關知識,詳細闡述防溺水的預防措施、自救方法、救護方法等常用知識,引導未成年人及家長重視教育未成年人自覺遠離水庫、河流及水塘等危險區域,并在網絡上宣傳了防溺水相關知識,對重點水域進行不定期巡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全力做好防溺水工作。 針對新形勢新要求,拉薩市民政系統重點突出基層服務“五個化”——社會化、專業化、親民化、體系化、本土化,豐富社區服務場景,提高服務品質,更好地滿足社區群眾需求。 在創新“五社聯動”機制方面,著力構建需求發現、資源鏈接、項目牽引、統籌協調、應急響應和行業自律等六個機制,激活社區內外資源聯動協作的內在潛力,實現高效能治理、高水平服務與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相互促進。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在隊伍建設上實現聯動,探索建立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體系;著力培育扶持社會組織,大力開展社會組織特別是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著力培養專業社工人才,實施社工專業人才萬人培養工程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著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構建起“一呼百應”的社區志愿服務動員機制;運用社區信息化手段,在共建共享上實現聯動,通過建設智慧社區、搭建社區公眾號等“連心橋”,為廣大群眾暢通建言獻策的渠道;利用互聯網宣傳社會工作,讓更多人了解社會工作。 (據《西藏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