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李慶 9月22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茂彥介紹遼寧省慈善事業發展情況。他表示,遼寧省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發展,將其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推進。 遼寧在全國率先出臺地方志愿服務法規《遼寧省志愿服務條例》,頒布實施全國第一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地方性法規《遼寧省社會組織管理條例》,印發《關于促進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的指導意見》,先后制訂、修訂《省級社會組織申請慈善組織認定程序》《省級慈善組織申請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程序》等一系列配套規章制度,推動全省慈善事業邁入法治化軌道。 據悉,遼寧省財政積極調整支出結構,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支持慈善事業發展。2022年以來,共投入3812萬元,對助困、助醫、助學、助老等慈善項目予以補助,受益人數達4萬余人次。同時,鼓勵慈善組織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慈善組織達到211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96家),基金會110家。成立省級慈善專家庫,遴選各領域專家92名。建立慈善研究基地,與高校開展“政校合作”。 遼寧省開展多種形式慈善活動,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慈善熱情。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省慈善組織(基金會)接受慈善捐贈款物合計3.9億元。在廣泛開展志愿服務上,截至目前,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710萬人,志愿服務隊伍2.68萬支,志愿服務總時長約2855.3萬小時。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在扶危濟困、搶險救災、社區服務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遼寧省慈善底蘊不斷厚植。2023年,遼寧省民政廳已經舉辦了兩場大型活動。5月31日,舉辦了2023年慈善助力振興主題活動,引進國家級優秀慈善項目價值1.05億元,推動愛心企業現場捐贈2500萬元,成立由遼寧男籃和遼寧籍運動員組成的遼寧體育明星公益慈善代言團,簽訂“政企合作”“政校合作”等一批合作協議。9月5日,舉辦了第八個“中華慈善日”主題宣傳活動,發布了“樂善遼寧”慈善標識,現場募集款物突破1.89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介紹,遼寧省民政廳將每年9月份定為“慈善宣傳月”,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公益行走、慈善大集、主題晚會等系列慈善主題活動,推動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有效促進了慈善文化傳播。組織開展了三屆“遼寧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評選表彰公益慈善領域突出貢獻企業、個人、組織、慈善項目等314個。 遼寧還采取年報審查、抽查、審計等方式,確保慈善組織規范運行。開展對慈善組織的信用監管,實時公布違規慈善組織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指導慈善組織健全完善內部規章制度,提升自身規范化水平。強化信息公開,提升慈善組織公開透明度和公信力。 困難群眾是慈善幫扶的重點對象,近年來,遼寧省民政廳也一直在探索公益慈善力量有效參與社會救助的方法路徑。今年,重點在加強政府救助和慈善幫扶對象銜接、信息互通共享上下功夫,更好開展慈善幫扶困難群眾工作,著力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省民政廳設立了“慈善助醫健康包”項目,為全省80周歲(含)以上城市低保對象家庭發放價值500元的“慈善助醫健康包”,包含主要配置電子額溫槍、指夾脈搏血氧儀、電子血壓計、血糖儀等,每戶1個,主要用于這部分老年群體的自主健康監測,助力提升全省高齡困難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設立了“慈善助學”項目,對全省2023年被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軍校除外)錄取的低保困難家庭本科學生,給予一次性2000元生活救助(市、縣民政部門已給予救助的不兼得);設立了“慈善社區惠老助餐”項目,在全省14個地級市各選擇1個“社區食堂”進行試點,為特困、獨居、孤寡、高齡、失獨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優惠助餐服務。 |